
艾灸的功效:
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艾灸是利用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效,给人体提供温热性的刺激,通过经络和腧穴的传导,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从而实现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艾灸的主要功效包括: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以及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
艾灸的好处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以及五官科的多种疾病,特别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和糖尿病等有显著疗效。此外,艾灸还有独特的养生保健作用。在现代社会中,虽然针灸在不断发展,但艾灸却逐渐被冷落。在艾灸治疗过程中,灼烧患者的经络会在身体上留下灸痕。灸学大师周楣声先生指出,患者因病痛和灸痕所带来的双重折磨,使得艾灸一度陷入低谷,并呼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推动艾灸的现代化发展。关于艾灸的具体作用,这里不再详细讨论。如需了解不同的灸法,欢迎参考“香怡艾灸养生指南”。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法独特效果的认识加深,医学界开始重新重视这一疗法,现代研究的进展也在加速。现代温灸疗法不直接接触皮肤,而是通过悬灸和艾灸器等方式进行治疗和保健,效果显著。同时,该疗法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易造成皮肤烧灼或留下疤痕。
艾灸的注意事项:
艾灸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手段,通过将艾炷点燃后熏灸特定的穴位,以实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它能温通经络、温阳补气,增强体力。中医指出,尽管艾灸效果显著,但在使用时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十个禁忌事项。
禁忌一:任何暴露在外的部位,例如脸、颈部和手臂等,都不应直接进行灸疗,以免造成瘢痕,影响外观。
禁忌二:皮肤较薄、肌肉较少或肌肉结节的位置,比如怀孕期间女性的腰骶部和下腹部,以及男女的乳头、私密部位和睾丸等地方,不应进行艾灸。另外,关节部位也不能直接施灸。此外,心脏、大血管区域及眼球等部位也不可进行艾灸。
禁忌三:在艾灸后半小时内,请勿用冷水洗手或洗澡。此外,艾灸后要多喝一些温开水(切勿饮用冷水或冰水),以帮助身体的排泄器官排出体内的毒素。
禁忌四:在进行艾灸时,务必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分心,以免艾条移动,未能正确定位于穴位上。
禁忌五:注意体位与穴位的准确性:体位应保持舒适和自然,同时要确保穴位准确,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现代人穿着的衣物多为化纤、羽绒等材料,易于着火。因此,在进行艾灸时一定要注意防火,特别是在使用艾炷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掉落或翻滚。使用艾条灸后,可以将点燃一端的艾条放入一个直径稍大于艾条的瓶子里,以便于熄灭。
禁忌七:由于施灸时需要暴露部分皮肤,因此在冬季要注意保暖,以防治好旧疾又引发新疾。
禁忌八:要逐步进行,首次使用灸法时应掌握好剂量,建议先用少量的小艾炷或缩短灸的时间,同时减少施灸次数。之后再逐渐增加剂量,切勿一开始就使用大剂量。
禁忌九:对于皮肤感觉迟钝的人或小孩,可以用食指和中指放在施灸部位的两侧,以便感知施灸区域的温度,确保不会烫伤皮肤,同时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禁忌事项十:在极度疲劳、饥饿、过度饮食、酗酒、大量出汗、情绪不稳定时,或在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搐的情况下,身体极度虚弱、消瘦、或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均不宜进行灸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