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99健康网
中医针灸取穴的四个方法
更新时间:2025-09-23 19:33:15  浏览:

针灸是根据人体的穴位选择施针部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来帮助治疗各种疾病。因此,如何选择穴位非常关键。我们施针的位置、角度、深度和方向都是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中医针灸选择穴位的四种方法:

1、选择靠近身体的穴位

腧穴的位置与其治疗的内外病症密切相关,特别是头部和躯干的腧穴主要用于局部病症的治疗。例如,面部和手部的穴位适合于改善面部和手部的皮肤问题;对于明显肥胖的情况,应选取腹部的穴位;腹部的腧穴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女性相关问题则常涉及腰骶部和少腹部的穴位,而背部的腧穴则有助于调理相应的内脏功能。

2、远端取穴

这是十四经取穴的基本原则。在十四经的腧穴中,尤其是肘部和膝部以下的穴位,除了能够治疗其所在部位的疾病外,还能够影响远离部位的组织、器官及脏腑的病症,有些穴位甚至具有全身调理的效果。取穴时可以选择同经或异经。进行远部取穴的主要依据包括:① 经脉所经过的部位及其主治范围;② 经脉的阴阳表里关系;③ 脏腑与经络的相关性;④ 五脏之间的阴阳五行功能关系等。例如,胃经的足三里用于调整脾胃的消化功能;针刺肝经的太冲可以治疗肝郁引起的黄褐斑;而对于带下多且清稀、子宫脱垂则可选用百会;清虚火时可用涌泉,风痰阻络、口眼歪斜可采取丰隆等穴位进行治疗。

在临床治疗中,常通过近距离与远距离结合取穴。例如,对于头部前额病变,可以选择印堂和阳白作为近取穴,而合谷和内庭则为远取穴;对于口腔问题,近取穴可选择地仓、颊车和下关,远取穴则选合谷和内庭;对于胃部疾病,可近取中脘、梁门和胃俞,远取内关、足三里和公孙;对于肝脏问题,近取穴为期门、章门和肝俞,远取穴可选太冲和支沟等。

3、腧穴的独特功能

某些穴位具有相对特定的治疗效果。例如,大椎、曲池和合谷可以用来泻热;水分和阴陵泉则有利于利尿消肿;足三里、关元和气海能够增强身体健康;而百会穴则可以提升阳气和中气。

4、选择对应的穴位

根据具体症状选择穴位的方法称为经验取穴。例如,虚脱时可以灸百会、神阙和关元,针灸足三里;出汗过多可选合谷和复溜;失眠则可取神门、三阴交和太溪;多梦可以用心俞、太冲和神门;便秘时可针灸天枢和支沟;皮肤瘙痒建议取曲池、血海和三阴交。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