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觉得养生只是老年人的事情,年轻时不需要关注。其实,养生应该从小就开始,就像机器需要在新时就进行维护一样。一旦出现了问题,养生就来不及了,效果也会大大减弱。
	
病了才治
很多人不进行体检,只有生病时才去看医生。实际上,养生应该以预防为主,日常生活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1、饿了才吃
许多人不吃早餐或不按时用餐,常常是因为觉得不饿。但生理学表明,食物在胃内大约需要4到5小时才能排空。当我们感到饥饿时,胃液其实已经开始“消化”胃壁。因此,规律饮食和均衡营养是维护健康的基本保障。
2、渴了才喝
许多人有这样的习惯:平时不喝水,只有感到口渴时才会饮水。然而,水在人体代谢中的作用实际上比食物更为重要。当感到口渴时,实际上意味着身体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水。临床研究显示,不常饮水的人,患上便秘和尿路结石的风险明显高于那些有规律饮水习惯的人。
	
3、急了才排
许多人没有规律的排便习惯,甚至有时出现便意却选择忍耐,这对健康非常不利。粪便和尿液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容易导致便秘或膀胱过度充盈,体内的有毒物质可能会因此被吸收,从而引发“自我中毒”的情况。
4、困了才睡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新陈代谢中的一个重要生理过程。要维持生物钟的正常运作,必须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确保至少七小时的睡眠。然而,有些人并不按时入睡,而是毫无节制地熬夜,即使感到困倦也强行保持清醒。这种行为不仅不利于大脑的保护,还容易导致失眠,长期以往,会对健康造成伤害。
	
5、累了才歇
很多人习惯等到累了才休息。实际上,疲劳是身体已经相当疲惫的表现,这时休息往往已显得不够及时。应该培养不需要等到疲惫才休息的习惯,以避免过度消耗体力和脑力。
6、胖了才减
进食过量、营养摄入过剩以及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因素,而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预防的。现在,很多人饮食不节制,肥胖者随处可见,肥胖往往会引发健康问题。此外,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减肥药物问世。因此,预防肥胖比减肥更为重要,不要等到自己变胖后再去减肥,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愚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