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月后,进入了所谓的“三伏天”。三伏天是中国农历小暑和大暑之间的一段时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大且闷热的日子。气温逐渐上升,各种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防范暑热和潮湿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专家警告:避开阳光并不一定能防止中暑
进入三伏天,中暑的风险增高。很多人以为只有在烈日下工作才容易中暑。但重庆大坪三院的杨国汉教授提醒大家,其实在高温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人体更容易受到暑邪的影响。此外,在高温和低温空调环境中频繁转换的人,患上暑湿感冒的可能性也更大。
杨教授指出,不要误以为只要不在阳光下暴露,就能避免中暑。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持续影响下,身体的体温调节失衡,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的一系列症状。只要在高温、通风不良和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待久了,也很容易中暑。因此,在高温环境中保持良好的通风显得尤为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都安装了空调,导致空间过于封闭,并且室内外的温差很大。杨教授指出,人们频繁在室外高温和室内低温之间往返,身体难以适应如此剧烈的温度变化,容易导致暑湿感冒。在炎热的夏天,当人们在户外活动时,皮肤的汗腺大量出汗,而一旦突然进入温度在十几到二十摄氏度的空调环境,体内的暑热尚未排出,冷空气便迅速袭来,这样容易引发各种不适和健康问题。此外,过度喜欢冷食会导致肠胃不适,长期吹电风扇或用冷水洗澡来降温也容易引发暑湿感冒和其他健康问题。这些情况都是由于暑湿引起的健康困扰,更是中暑的不同表现形式。
防暑去湿:藿香正气液最为合适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因暴晒引起的中暑现象大幅减少。然而,长时间使用空调、电风扇和食用冷饮等人为降温手段,导致了暑湿寒等多种邪气对人体的影响,因而出现了头晕、热伤风、肠胃不适等各种疾病的人也逐渐增多。从中医角度看,这些人群通常表现出“内湿外热”的病理特点,因此使用传统的藿香正气制剂,如太极藿香正气液,来解暑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太极藿香正气液是利用藿香和厚朴等具备挥发和升腾作用的中药,通过芳香疗法来治疗中暑。它能够打开人体中因“内湿外热”而形成的病理状态,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抵御外界的热气。这样一来,五脏六腑的功能就会恢复正常,身体的排汗功能也会回到正常状态,从而迅速缓解中暑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藿香的剂型有很多种,其中液体制剂见效最快,更适合用于治疗暑热相关的疾病。而且“液”不含酒精,因此没有人群限制,适合男女老幼,开车也不会涉及酒驾问题。
三伏养生:滋补阳气,清热去火,多吃酸甜食物
夏季三伏时节,阳气最为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常常表现出“外阳盛而内虚”的状态,导致汗液增多,暑气逼人。这样的情况下,人体的阳气如果过度宣发,可能会出现阳气不足的夏季体质特征。如果在此期间过于追求凉爽,容易导致体内寒气过重,从而使 阳气更加衰弱。
夏季的暑湿天气对脾脏非常不利,因此在这个季节应适量多摄入一些甘味和酸味的食物,以利于脾的健康,比如山药、薏米、菠萝和西瓜等。此外,高温天气容易使人情绪烦躁,可能表现为焦虑、易怒和失眠等问题。因此,夏季的饮食调理中,清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适合夏季清火的食物包括绿豆、苦瓜和西红柿等,它们性质凉爽,有助于消暑。同时,牛奶营养丰富,可以温和脾胃、补充水分和滋养身体,成为夏季的优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