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常常希望能尽快降温,因此会采取大量饮用冰水或急速淋浴等极端措施。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刘建湘指出,这些看似能带来瞬间舒适的做法,实际上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他表示:“每年夏天,我们都会接收很多因为贪图凉爽而入院的患者。”因此,他建议大家要避免以下几种行为。
如果觉得太热,刚进屋就会打开电扇,站在风口前面,或者把空调调到十几度。在户外阳光下,人体吸收了大量热量后,皮肤的毛孔会自动“张开”以排热。而无论是电扇直吹,还是将空调设置为低温,都会导致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使体内的多余热量无法有效排出,容易引发热伤风或高热。此外,脑部血管急剧收缩,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眩晕、休克等症状。因此,建议室内外温差最好控制在5摄氏度以内,并且在炎热天气下,空调温度不应低于24摄氏度。
为了消暑,我进家后直接奔向浴室,冲了个凉水澡。但其实,夏天出汗后冲凉水澡并不太科学。回到家后,可以用热毛巾擦拭脸部和身体,这样有助于皮肤透气,帮助降温。另外,洗一个温水澡也不错,能够让毛孔打开,毛细血管保持扩张,这不仅有助于身体散热,洗完后还会感到一阵清爽。
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冰箱,喝上一肚子的冷饮。尽管夏天是享用冷饮的好时机,但过量饮用会让人容易中暑。因为人体的部分温度会快速降低,身体难以适应,消化系统将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其他系统,导致中暑。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孩子,在剧烈运动后,应先饮用温开水,尽量少吃或不吃冷饮,因为冷饮产生的“冷空气”可能刺激上呼吸道,导致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