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中医学认为,胃是水分和食物的汇聚之地,负责降送;脾则负责运化和升发。若脾胃功能强健,水分和食物能够得到正常的消化吸收,气血才能顺畅运行。但如果因饮食不当或寒热失调等原因影响脾胃,可能导致水分变为湿邪,食物滞留,精华之气不能得以运化,最终引发腹泻。使用艾炷隔盐灸法治疗腹泻,方法简单易行,患者不妨试试。

中医养生中的艾炷隔盐灸能够有效治疗腹泻:
取神阙穴(肚脐眼)时,患者应采取舒适的仰卧姿势,宽松衣物并保持腹部充分暴露。首先,将适量的精盐填入肚脐眼中。接着,将纯艾绒用拇指和食指搓成纺锤形,再用三指捏紧,放在平板上,施加压力形成上下尖圆、大小如大花生米的艾炷。将其置于精盐上,用线香点燃艾炷顶端,使其自燃成灰或在患者感到施灸部位有温热感时,及时移除艾炷。可以按照之前的方法更换艾炷,不限制数量,持续灸至患者感到肚腹温暖、舒适为止。最后,清除艾炷及肚脐眼中的精盐后,立即用医用膏药贴在肚脐眼上,以防施术后受风寒。每天一次,连续灸治至痊愈后再巩固一至两次。

神阙穴的名称首次出现在《外台秘要》中,历代文献中也被称为“命蒂”、“脐中”、“气舍”、“环谷”以及“维会”。它位于腹部中央,是维持生命的重要部位,同时是中下二焦的关键枢纽。《针灸穴名解》提到:“先天的结蒂,同时也是后天的气舍,此处的元气依然存活,紧邻大小肠。大肠为传导之官,负责变化,小肠为受盛之官,负责物质的化解。”使用艾灸技术治疗腹泻,与神阙穴特有的功能以及对艾灸的敏感性密切相关。通过热刺激,可以调理脾胃,补充气血,温暖脾脏,同时促进食盐进入相应的肾经,以增强肾阳和温暖肾脏,从而达到无需内服药物也能治愈腹泻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