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节……阴气逐渐增强,露水凝结成白色。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孟秋的结束和仲秋的开始。人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凉爽的秋季已经来临,昼夜温差可达到十多度。阳气在夏至时达到了最高点,阴气则在白露时开始上升。

初秋之际,不应轻易脱去衣物以寻求凉爽。若衣物穿着单薄,轻者易感冒,重者可能导致肺病。因为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伤害肺部。如果因受凉导致免疫力下降,无法抵御外界的侵袭,就可能引发肺部及呼吸道的疾病,如发热、咳嗽、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因此,白露期间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白露时节别着凉,早晚应该多加衣服
古语有云:“白露勿露身。”白露节气之后,温差加大,天气逐渐转凉,因此要注意保暖,特别是早晚要适当加衣。从这个节气起,阳气开始向内收敛,而肾脏负责储藏,所以这个时候肾脏开始吸纳阳气,为冬季做准备。

2、适度地秋季降温,可以避免各种疾病
春天适合保暖,秋天则可适度受凉,这是一条经典的养生法则。不过,秋季受凉并不适合所有人,应根据个人的体质来决定适度受凉。例如,糖尿病患者的局部血液供应较差,若突然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容易引发血管痉挛,导致血流量进一步减少,从而可能造成组织坏死及糖尿病足。此外,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应特别注意不要过度受凉,以免引发健康问题。
3、防止秋季干燥,滋养阴液,增强气力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导致口干、唇干、鼻干、咽干,以及大便干燥、皮肤干裂等问题。为了预防秋季干燥,可以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或者选择一些有助于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比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和川贝等,这些都有助于缓解秋燥。

4、站立打坐静心,保持乐观与开朗的心态
在情绪方面,人们常常容易受到秋天的悲伤影响,因此需要收敛情绪,不要外露,保持内心的宁静,以适应秋天的氛围,从而减轻秋季萧索景象对情绪的冲击。可以多练习马世琦老师教授的桩功,站桩静心,以保持内心的平和,这样有助于缓解秋季的肃杀气息对精神的影响。
5、白露时节进行艾灸,可以滋养气息并补充肾脏的功能
白露节气到来,天气逐渐转凉,很多人开始出现手脚冰凉、畏寒、频繁排尿和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这些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此时燥气逐渐增加,与风相互作用形成风燥之邪,首先会侵袭肺部及其相关部位(如皮肤和鼻子等)。在这个节气前后进行艾灸调理,可以有效预防鼻腔疾病、哮喘和支气管问题,从而达到宣肺理气、化痰定喘和驱散外邪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