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99健康网
大雪节气养生要做到“七宜十防”
更新时间:2025-07-28 14:40:35  浏览: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节气,养生应遵循“七宜十防”。虽然大雪节气能让人心情愉快,但也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在这个时节,务必要注意养生保健,做到“七宜十防”,以维护身体健康。

大雪节气的养生需要注意“七个宜”:

一要注意保暖:冬天属于阴冬,保护阴的精气是基础,因此要减少津液的流失。因此,在冬季要“去寒就温”,以防寒冷的侵袭是很重要的。但也不可过于温暖,特别是要避免穿着厚重的衣物、喝酒取暖、用火烘烤腹部和背部,以及过度温暖而出大汗。

二宜健脚:要定期保持脚部的清洁和干燥,袜子要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水洗脚,此外还要进行按摩和刺激脚部穴位。每天应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脚部也是很重要的。此外,选择一双舒适、保暖、轻便且吸湿性好的鞋子也至关重要。

冬天虽然出汗和排尿减少,但大脑和身体各个器官的细胞仍然需要水分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因此,冬季每天的补水量一般应不少于2000到3000毫升。

四宜调神:冬季容易让人感到身心低落,提高情绪的最佳方式是进行锻炼。比如慢跑、跳舞、滑冰和打球等活动,都是消除冬季郁闷、提升精神状态的有效途径。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比户外严重许多倍,因此应注意经常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以保持空气清新,增强思维清晰度和提神效果。

冬季饮食应避免粘稠、坚硬和生冷的食物。营养专家建议,早晨吃热粥,晚餐要适量控制饮食,以养护胃气。尤其推荐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以及小米牛奶冰糖粥等,这些粥品最为合适。

七个宜早睡:冬天阳气衰退,尤其是在夜晚,因此要“早睡晚起”。早睡有助于养护阳气,晚起则有利于保留阴精。

大雪节气养生需要注意“十个防范”:

防跌倒:在下雪的天气里,防止滑倒、跌倒和碰撞对老人来说至关重要。建议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最好在下雪时不要外出。

预防中风:对于血管弹性较差的人来说,温度的剧烈变化可能导致血压波动,从而引发中风。寒冷的天气会刺激交感神经,使得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加,导致全身血管收缩。此外,低温环境下,人体的排汗量减少,血液容量相对增加,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并诱发脑出血。因此,首先应重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治疗,其次要警惕中风的早期症状,如突然感到眩晕、剧烈头痛、视力模糊、肢体麻木等。

三防心脏病主要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疾病。在隆冬季节及冬末初春,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会显著上升。这主要是由于低温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导致血管收缩,此外,寒冷天气还会增加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造成血液粘稠度上升,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阻塞冠状血管。同时,已经受损的冠状动脉对冷刺激非常敏感,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容易收缩,甚至可能导致血管闭塞,进而引发心肌缺血和缺氧,诱发心绞痛,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应重视保暖,依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和被褥,以防受寒。同时,还需定期进行心血管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溶栓、降脂、扩血管以及预防心肌缺血和缺氧的药物。

四防消化道溃疡:在寒冷的刺激下,人的神经系统变得更加兴奋,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此时,副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胃酸分泌增加,进而刺激胃黏膜或溃疡面,引发胃的痉挛性收缩,导致胃部缺血、缺氧,从而使胃病复发。因此,要注意保持胃部温暖和饮食调理。日常饮食应选择温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按时定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并戒烟戒酒;同时可选择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防范呼吸道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和肺炎等。

防止煤气中毒:使用煤气洗澡或通过煤炉取暖,都有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防止虚脱:长时间泡在热水中容易导致虚脱和晕倒。此时应让虚脱者平躺,并给他们口服温盐水。

在寒冷天气中,一些人坚持早晨锻炼,但由于身体尚未适应露天环境,容易出现心慌、胸闷或低血糖等不适反应。

九防烫伤:为老人或婴儿使用热水袋取暖时,要注意他们对温度的敏感性较低,因此容易烫伤。

十种防寒不当的做法:例如关闭门窗不透气,或者躲进被子里蒙着头睡觉等。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