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家对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高。而按摩作为一种物理治疗和保健的手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然而,对于按摩,有不少人存在一个严重的误解:认为按摩的时候手法越重、力度越大,越疼痛就越有效。
按摩注意事项并不是越疼越有效:
刚开始享受按摩时,人们常常会感到疼痛,但又觉得舒适。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觉得力度不足,舒适感也随之减弱。其实,这并不是按摩的力度减轻了,而是强烈的外力作用下,局部肌肉出现疲劳,弹性下降,导致对疼痛的敏感度降低。
按摩之所以能够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除了刺激相关的经络和穴位外,还因为其施力方式温和,易于被人体接受,进而实现良性的调节效果。按摩的基本要求分为四个方面:均匀、柔和、有力和持续。其中,柔和的力度尤为重要,这是按摩与那些不温和且难以为身体所接受的外力之间的主要区别。因此,只有当按摩手法在刚与柔之间取得平衡时,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味强调按摩的力度,往往会对患者造成伤害,不但无法起到治疗的效果,反而可能加重病情。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在《类经》中曾严厉批评使用蛮力进行按摩的人,并提醒大家不要误以为手法必须要重,或者只有感到疼痛才算有效。另外,按摩治疗疼痛的时机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有些人会在感到疼痛后立刻寻求按摩,认为越早按摩就能越快缓解疼痛。但实际上,在疼痛的急性发作期,特别是局部组织红肿明显时,最好避免按摩,否则可能引发急性肌筋膜炎,加重病情并延长疼痛的持续时间。
总而言之,判断按摩效果时,不应仅仅依赖疼痛感的有无。通常,如果在按摩过程中出现局部发热或柔软的感觉、全身轻微出汗、面部发红,以及打嗝和放屁等反应,说明已经达到了有效的按摩强度。最后提醒大家,进行按摩时,最好选择医院的推拿科或正规专业的按摩场所,切勿到没有资质的小店随意按摩!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幸福,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