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月经期间或来潮前,常常会出现下腹部疼痛,甚至有时剧烈难忍,这种情况称为痛经。痛经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的剧烈收缩和痉挛引起的。初期会有下腹部胀满、紧绷、怕冷、下坠和隐隐作痛等症状,接着可能出现阵发性的剧烈腹痛,有的还会伴随恶心、呕吐或寒战等表现。
艾灸用于治疗痛经,主要针对未出现器质性病变的女性生殖器官引起的痛经。在治疗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明确的诊断,然后根据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应依据经络的走向,准确选择主穴和配穴进行施灸。
	
主穴:
关元 ,在脐下三寸、腹部中线上仰卧取穴。取穴时可以仰卧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的前正中线上。在肚脐到耻骨上方之间画一条线,并将其分成五等分,关元穴位于从肚脐向下的三分之五处。
气海 ,在下腹部正中心的位置,距离脐下1.5寸处。
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距离内踝尖上方约三寸,位于胫骨内侧缘的后方;坐正后,将膝盖屈曲成直角即可取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