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99健康网
失眠可以用针灸治疗吗
更新时间:2025-10-27 17:22:53  浏览:

用“久治难愈”来形容失眠症并不为过。无论是现代医学通过镇静药物来治疗,还是中医通过调理和养生来医治,从就医到完全康复常常需要较长时间。不过,也有一些见效较快、疗效显著的治疗方式,例如中医针灸对失眠的治疗。

西医在治疗失眠时常常依赖镇静催眠药物,但这类药物可能带来许多不良反应,损害肝脏和肾脏的功能,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和依赖性,因此不宜持续使用。相比之下,中医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中医通过调整人体的脏腑和气血功能,不仅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还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特别是一些独特的中医综合疗法,充分吸收了其他中医疗法的优点,确保治疗既安全又有效。

中医在治疗失眠时常采用针刺对应脏腑经络的原穴和背俞穴。治疗方案通常以内关、神门、三阴交和安眠穴为基础。如果患者因胃不和导致失眠,可以加入胃俞、脾俞和足三里;若是肝火上扰,则可加肝俞和太冲;心肾不交的情况需要加心俞、肾俞和太溪;心虚胆怯者则可增加心俞、胆俞、大陵和丘墟穴。除了针对肝火上扰使用泻法外,其余情况多以平补平泻和补法为主。经过三天的针灸治疗,患者的睡眠状况有了显著改善。

对于顽固性失眠,中医通常选择在印堂穴进行滞针治疗。对于虚证,建议加针心俞、脾俞、肾俞和足三里;对于实证,则可加针肝俞、丰隆和行间。同时,常规的针刺手法也会被采用。此外,针刺风池穴的疗效也十分明显。穴位针灸与中药的结合效果更佳。

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方法可以使用番泻叶泡水作为茶饮,并结合针灸进行治疗。针灸时可以选择风池、百会、印堂、太阳、肝俞、头维、合谷和行间等穴位,采取泻法进行针刺。

在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的过程中,可以在服用黄连温胆汤的同时,对中脘、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

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可以饮用黄连阿胶汤,同时可针刺神门、内关、三阴交、太溪等穴位。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