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西医学的角度来看,腰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腰部骨骼和软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而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腰痛多是由于风、寒、湿三种气候因素的交汇导致痹症,因而阻碍了经络的通畅,因此需要通过活血化瘀和疏通经络的方式来治疗。针灸疗法可以有效地发挥祛瘀通络和温经散寒的作用,成为一种针对性的治疗手段。
中医专家将腰痛分为四种类型: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和肾虚腰痛。每种类型的腰痛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和相应的针灸穴位。
寒湿腰痛:
临床表现:患者感到腰部疼痛明显,疼痛辐射至臀部,侧身动作困难,遇到阴雨天气时症状加重;舌苔白腻,脉搏沉缓。
针灸穴位包括:命门穴、大肠俞穴、阴陵泉穴和委中穴。
湿热腰痛:
临床表现:患者出现腰部疼痛,伴有灼热感,尤其在炎热或雨天时症状加重,活动后可有所缓解。同时,小便呈现短赤的现象;舌苔为黄腻状,脉象则表现为沉细或弦紧。
针灸穴位包括:阴陵泉、三阴交和委中。

瘀血腰痛:
临床表现:患者有腰部受伤的历史,感到腰痛如针刺,疼痛部位固定且不易按压,白天轻微,夜间加重,侧身困难;舌头呈现紫暗或有淤血斑点,脉象沉涩。
针灸的穴位包括:命门、委中、膈俞和血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