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能够有效达到养生和保健的效果,因此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选择使用中药。然而,在购买中药材时,很多人往往会一次性购买大量的药材。为了避免药效减弱和霉变的发生,首先需要掌握正确的保存方法。那么,干中药应该如何保存呢?
1、干燥处理
当中药材的含水率超过15%时,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对于水分较高的药材,应该利用高温、阳光、风以及石灰干燥剂等方法,通过阳光、风干、微波和远红外线照射等手段,将水分降低到15%以下。值得注意的是,在干燥之前,药材应充分分散,以确保均匀干燥,避免局部水分过多而导致霉变。
2、低温保存
在10℃以下,霉菌和害虫不易繁殖,低温条件下药材不容易出现油脂分解、熔化、粘附、异味或腐烂等变质现象。因此,将药材的活性成分存放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是有益的,例如可以将肝脏用的中药放置在冰箱里。
3、避光
易变色的药材应存放在阴暗环境中,使用陶瓷容器或有色玻璃瓶,避免阳光直射,尽量选择阴凉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其变质的可能性。
4、分类
根据药材的特性进行分类存放。例如,容易受到虫害的药材应直接放在经过熏蒸处理的仓库中;而元志、半夏等易发霉的药材则需特别注意存放,应该置于阳光能照射到且通风良好的地方。此外,剧毒药材必须贴上显眼的标签,专人负责保管,以防止误用导致中毒。
5、密封保存
易风化(如芒硝)和挥发性(如冰片)药物应进行密封,以防止有效成分的流失。在进行密封时,将药物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中,盖好瓶盖,并用蜡封住瓶口。此外,陶瓷罐和真空袋也是非常理想的密封容器。
6、使用杀虫剂
许多药物在储存之前应该进行灭虫处理,例如可以选择化学熏蒸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变质的发生,延长保存时间。此外,许多中草药可以一起存放,这样能获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