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的食用禁忌有很多,例如:不能空腹食用、不能过量食用、不能吃柿子皮。因为柿子含有较高的鞣酸和果胶,空腹吃的时候在胃酸的影响下容易形成大小不一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无法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如果胃柿石无法自然排出,就可能导致消化道阻塞,出现上腹剧烈疼痛、呕吐等症状。
柿子有哪些食用注意事项?
1、空腹时不宜食用柿子
由于柿子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和果胶,若在空腹时食用,它们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一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无法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就可能滞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
2、忌连皮同吃
柿子中的鞣酸大部分集中在果皮上,如果连皮一起食用,可能更容易形成胃柿石,并且有可能增加腹痛、恶心等症状的发生机会。
3、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同时食用
如蟹、虾、鱼等食物,螃蟹和柿子都是寒性食物,食用后可能会加重胃肠疾病的症状。
4、忌大量吃
柿子含有丰富的糖分和果胶,过量食用会容易对牙齿造成侵蚀,从而引发龋齿。
5、应避免与红薯一起大量食用
柿子中的单宁和纤维素等成分如果与红薯的发酵物一起出现在胃中,会导致单宁迅速沉淀,从而影响胃的正常功能。
柿子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1、预防疾病
新鲜的柿子富含碘元素,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2、补充维C
柿子中的维生素和糖分含量比普通水果高出约1到2倍,因此食用柿子能够有效补充大量维生素C。
3、降压降脂
柿子叶具有清热解毒和凉血的功效,泡制成茶饮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和血脂,软化血管,预防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