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患病后可能会选择服用中药,这种方法相对温和,对健康的影响较小。然而,我们也需要了解,大多数中药方剂并不是由单一药材组成,通常会包含多种药材,可能会在煎煮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那么,煎煮中药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注意时间
中药的煎煮时间和温度通常与药材的特性、加水量以及药材的吸水能力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中药需要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继续煎,以防止药液溢出或过度蒸发。根据不同药材的性质和质地,应该选择相应的温度和时间。例如,抗癫痫药物及其他芳香类药材常常先在大火上煮沸,然后再保持大火继续煮,第一个汤通常需要在小火下煮10到20分钟,第二个汤则在小火下煮10到15分钟,这样可以避免长时间煮沸导致的香气和药效流失。对于滋补调理的药材及矿物药,第一汤煮沸后需小火煎煮30到40分钟,而第二汤煮沸后则在小火下煎煮20到25分钟,确保其有效成分得到充分溶解。
2、火焰不能过于强烈
在煎煮中药时,火力不能过大,否则水分会迅速蒸发,导致煎煮时间缩短,有效成分无法充分溶解;火力也不应过小,这样同样不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
3、按照医嘱
在服用中药时,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煮的时间越久,药汤的味道会越浓,效果也会更好。但如果中药汤煮得过于浓烈,可能会加重苦味,服用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