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俗话所说“良药苦口”,许多中药材的味道十分苦涩,即使经过熬制或提炼,苦味依然难以去除。而且大多数中药以汤剂形式存在,饮用量较多,很多人在喝了一小口后就感到恶心,甚至想要呕吐,确实是个艰难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喝中药而不感到恶心呢?
1、控制好温度
为了缓解服用中药时可能出现的恶心症状,首先需要控制药液的温度。一般建议将药液冷却至20至36度之间进行服用。因为口腔内的温度通常在36.2至37.2度之间,当药液温度处于这个范围时,喝起来会感到特别苦涩。而当药液温度低于36度或高于38度时,饮用会相对容易,但温度过高则可能会烫伤口腔黏膜,因此保持在20至36度的范围是比较合适的。
2、避免药液接触到舌根部位
人的舌头上有很多能感知苦味的味蕾,这些味蕾主要集中在舌根部。因此,喝药时尽量避免药液接触舌根,可以有效减轻中药的苦味,使其饮用起来不那么让人反感。
3、快速喝下
如果喝中药的速度越快,苦味的影响就会减小,因此为了避免恶心的感觉,最好迅速将中药吞下。可以采用吞饮法,即先喝一大口后迅速咽下;也可以用汤匙将药液送到舌根,然后快速吞咽。
4、凉水漱口
在服用中药时,如果感到恶心比较严重,喝完药后应立即用凉水漱口,然后适量饮用一些温开水。这样不仅能帮助胃肠道更快吸收药物,还能缓解药液的苦味引起的恶心。如果需要,还可以咀嚼一块口香糖,以迅速去除口腔中的异味。
5、适量添加调味料
如果中药的苦味较重,可以适量加入调味品来改善口感。例如,在一些补益汤药中,可以添加大枣或甘草,这样不仅能减少苦味,还能增强其补益效果。此外,还可以在稍微凉的汤药中加入一勺蜂蜜,这样也能有效减轻苦味,使其口感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