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医疗方式,至今仍有不少人在生病后选择寻求中医的帮助。有些头晕的患者希望了解中医能否有效治疗头晕,因此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医及中药对头晕的疗效。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医学对头晕的看法: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头晕可以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种类型。在她的患者中,因眩晕求医的人不少,其中女性通常是由于虚证引起,而男性则多因实证导致“头昏眼花”。
头晕常常与气虚有关,同时也可能与“肝风内动”有关,意思是肝风亢盛,这通常是由于阴虚所致。有些人的体质阴阳失衡,若再加上熬夜,身体本该休息时,大脑却仍在活跃运作,就容易出现头晕的情况。
一般来说,午夜12点是人们应该开始正常休息和睡觉的时间,也是“润肝”的最佳时机。然而,都市人生活忙碌,这个时候许多人反而精神状态最佳,活动频繁,导致错失了“润肝”的机会。因此,阴虚肝风亢盛,在肝水处于“阴水不足”的情况下,白天出现头晕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中医是如何对头晕进行治疗的呢?
实症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痰浊阻滞、肝阳亢盛、风阳亢盛。
中医认为“诸风掉眩”是指通过治疗肝脏来缓解头晕的症状。当体内痰湿阻碍时,通常男性患者较多,过量的痰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等问题。对于痰湿阻碍的情况,可以向中医师咨询,使用以下草药进行治疗:半夏、白术、天麻、陈皮、泽泻、茯苓、白蒺藜等。如果是肝阳亢盛,可以考虑以下草药进行调理:龙胆、黄芪、枝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等。
风阳上亢的情况可以使用以下草药进行调理:天麻、钩藤、夏枯草、白蒺藜、珍珠母、牡蛎、夜交藤以及龙骨等。
虚症可以分为气血亏损和肝肾亏损两种类型。对于气血亏损,中医常用四君子汤进行治疗。该方剂的药材包括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山萸肉、山药和红枣等。
以上是中医对于头晕的治疗方法和用药,这些方法传承了数千年,效果一直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