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属于气虚型体质,如果人体属于气虚型,主要表现为疲倦。处于气虚状态下,人体也会感到无精打采,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感到被动,没有活力。这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但这种气虚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种病症。因此,在治疗疾病的情况下,一定需要采用中药来治疗。那么常用的滋补养生气虚的中药有哪些呢?
1、党参
具有增强气血功能、促进口腔湿润、解渴补充体液、改善气虚疲乏、胸闷呼吸急促、心悸、消化不良、身体排便异常、气虚体液不足导致口干的作用;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苍黄、头晕等症状,以及疾病后气血亏虚、营养不良有益处。
2、太子参
滋润肺部,健补脾胃,增强气血,滋养津液,适用于脾虚湿困引起的消化不良、疲倦和孩子消瘦的症状;还能治疗肺虚引起的咳嗽、盗汗、心悸、口干和病后气血不足的问题。
3、白术茯苓
滋补气血,增强脾胃功能,排除湿气和增进湿气的消化,阻止过度出汗并促进胎儿的发育。适用于因脾虚湿困导致的食物滞留、稀糖大便、疲倦少气、盗汗;痰浊、水肿因水液停滞;怀孕期脾气虚弱、胎气不安、足部肿胀等症状。
4、山参
这种食物可以补充身体的气血,有助于增强身体健康,延缓衰老。适用于身体虚弱导致的长期疾病、心悸、头晕、手脚冰冷、胸闷气短、体力不支、心力衰竭、神经衰弱等症状,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促进疾病康复治疗。
5、黄芩
调理体内的气血,增强体内的阳气,滋养肾脏和补充元气,固定元阳,排除湿气和消退肿块,适用于盗汗、盗汗、水肿、疲劳影响、脾虚、泄泻、脱肛和其他气衰和气血两虚的疾病。但是对于高烧、口渴、便秘等实热症状的患者不适宜使用。
6、高丽参
此品具有补益气血、滋润阴阳、降火生津、止渴的作用,适用于肺虚损嗽、咳嗽痰多、喘咳、咯血、失音等症状。对于剧烈运动后疲劳乏力、出汗过多导致体力不支的人来说,服用这个药物非常有益。
在我们详细介绍了许多有关滋补养生、气虚的情况后,大家是否已经学会了呢?在我们选择中药治疗疾病来滋补养生时,一定要选择有效、可靠的方法。最好前往专业技术和可靠药店购买,或者选择大型的中医药学医院治疗。只有治愈了气虚,才能恢复元气。建议大家坚持不懈地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