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的道家和养生家对茯苓均有深厚的情感。《神农本草经》记载:长期服用可宁神养气,减轻饥饿,延长寿命。到了魏晋时期,追求长生通过食用茯苓成为了一种社会风尚。当时的道教医家陶弘景辞去官职隐居后,梁武帝每天赐予他五斤茯苓和两斤白蜜,以供他食用。可见当时人们已经将茯苓视为一种极为珍贵的延年益寿的神奇药材。到了唐宋时期,这种风气愈加盛行,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便是制作茯苓饼的高手。他在《东坡杂记》中详细描述了茯苓饼的制作过程及其食用的益处。苏东坡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直到六十岁时,他依然保持良好的记忆力和健康的身体,这与他长期食用茯苓饼有一定关系。到了清代,茯苓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养生药材。在慈禧太后所用的养生补品中,茯苓的使用频率最高。她经常让御膳房制作茯苓饼来赏赐给大臣们。茯苓饼制作工艺日益精细,最终发展成为宫廷名点,后来传入民间,成为北京的一种特产。这种饼清香美味,具有祛病延年的功效。
消肿利尿,可以喝一些茯苓茶:
我以前有个女学生,她有明显的早晨水肿问题。每当上早课时,她的眼睛常常肿得厉害,脸也比平时大了一圈。上课前,她经常会喝一杯咖啡。次数多了,我就问她:“你不是总说胃不好吗,怎么还在喝咖啡?”她回答说:“我是为了消肿,喝了咖啡上厕所频繁,脸上的水肿就消得快。”于是,我建议她晚上不要喝太多水,也别吃水分含量高的水果,并且告诉她可以用茯苓泡水喝,这就是大家所称的茯苓茶,来替代咖啡的作用。
茯苓是一种能够利水渗湿的重要药材,它性平和,具有利水而不损伤正气的特点。因此,对于小便不畅和水肿等症状,可以采用茯苓进行调理。经典的配方是五苓散,许多医书都有相关记载,配方中包括了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和桂枝。然而,作为日常保健,这个方子并不太适合,因为不同的症状在调整成分和剂量上有讲究,尤其是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不容易掌握。如果只是为了促进排尿和消水肿,每天可以用10克茯苓泡茶喝,每日1剂。如果不介意麻烦的话,也可以将其煎成汤饮用。
茯苓霜可以使皮肤变得更加白皙:
茯苓具有美容效果,古人早已发现它能够淡化黑色素,使干燥黑黯的肤色变得更为白皙。《经验后方》记载,持续食用茯苓一百天,可以使肌肤光滑滋润,延缓衰老。除了可以口服外,还可以外用。古人的外用方法类似于现代的面膜,用白蜜和茯苓粉混合涂抹在脸上,七天后便可见效果。如果想增强祛斑效果,可以添加一些白芷粉和白芨粉,制成三白膏,晚上用作面膜敷在脸上,具有美白和祛斑的双重效果,爱美的女性可以尝试一下。几年前热播的韩国电视剧《大长今》中,长今刚入宫时,地位较高的宫女们常常故意为难她,要求长今为她们敷脸美容。那时,长今分享了一个使用白茯苓、艾草、桑树灰和覆盆子等四种药材的美容偏方。宫女们尝试后,皮肤变得白皙滋润,脸上的痘痘也消失了,说明茯苓确实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红楼梦》中有一段因茯苓霜引发的冤案。书中提到茯苓霜是一种白色的细粉,那它到底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呢?之前我们了解到,茯苓对人体具有很好的滋补效果。茯苓霜是新鲜茯苓研磨成粉后,经过脱水和风干所形成的霜状结晶,这其中蕴含了茯苓的全部精华,因此其滋补效果更加显著。我们可以在家自制茯苓霜,所需材料包括100克白茯苓、50克鲜牛奶和适量的蜂蜜。在笼屉上铺一块干净的纱布,然后将白茯苓放在纱布上,蒸40分钟。在蒸好后,将茯苓放入搅拌机,再倒入牛奶,盖上盖子,开始搅拌。一直搅拌到看不到明显的颗粒为止,即可完成。接着将其倒入沙锅中,用大火加热至沸腾,锅中一旦开起来就完成了。稍微冷却后,加入适量的蜂蜜,这样茯苓霜就做好了。每天食用少量,可以帮助安神健胃,延缓衰老,美容养颜。
除了具备利水和美容的功效外,茯苓还具有安神、止呕和调理胃部的作用。然而,气虚下陷、虚寒或滑精的人群不适合服用茯苓。此外,在服用茯苓时,不宜与米醋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