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流行性腮腺炎”相比,“痄腮”这个名称可能更受大众熟悉。这种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属于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主要由于腮腺炎病毒引起,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和季节性特征。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相关内容。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是什么?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它属于副粘病毒科,具有单链负 RNA 结构。腮腺炎病毒的耐受性较差,56℃下经过30分钟即可被杀灭,并且对紫外线和脂溶剂比较敏感。当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时,病毒就更容易侵入并引发相关疾病。
1、腮腺肿大是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见的表现,患者通常首先会出现一侧腮腺的肿胀,随后可能会影响到另一侧。肿大的腮腺边缘模糊,质地坚韧且有弹性,伴随明显的胀痛感。
2、发热: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可达到38至40℃。
3、伴随症状: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疼痛、头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等现象。在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期,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能受到影响,导致颈部下颌区域肿胀及吞咽困难。
流行性腮腺炎是如何传播的?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或母婴途径传播。在患者腮腺肿胀前6天至发病后9天,病毒的传染性较强。
1、治疗
目前没有针对性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处理,包括休息、隔离和药物治疗等。如果出现发热或疼痛等症状,可以使用药物来减轻不适。
2、护理
患者应注意口腔卫生,增强日常护理。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寒凉和油炸类食物。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定期晾晒床上用品。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引发,主要表现为腮腺肿胀和发热等症状。目前对此病没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