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是一种男性不愿遇到的疾病。如果不重视日常保养,很容易受到困扰。那么,男性阳痿的原因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疗方法可以采用呢?
男性因何出现勃起困难?
1、器质因素
全身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血液及肝肾疾病等,都可能导致勃起障碍。这些疾病会让男性性器官难以勃起。
2、长期感到疲乏无力的症状
由于肌肉过度疲劳或过度使用大脑、忧郁、紧张等心理疲劳的干扰,导致阳痿问题。其中,大脑功能减少了抑制性兴趣,皮层边缘系统的感情中枢兴奋减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和睾丸雄激素的量也减少,从而导致性兴奋的降低。
3、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
一些中老年患者由于患有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因此会出现阳痿等多种症状,如精巢炎和精索静脉曲张。
4、神经系统疾病形态变化
阳痿可能发生在下丘脑-垂体肿瘤或其他肿瘤、大脑局部受损(例如局限性癫痫、脑炎、脑出血、压迫等)、脊髓损伤或肿瘤、长期酗酒、多发性硬化症以及盆腔手术损伤周围自主神经等情况下。
5、心理因素
因为每个人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即使面对相似的精神心理刺激,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并非每个遭受心理创伤的人都会发生阴茎勃起困难。然而,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男性可能会出现早泄的情况。心理因素引起的问题不能强行治疗的话,会导致功能性勃起障碍,无法勃起又会增加心理负担。过度的脑力或体力消耗,或者受到不良的精神刺激,例如过度抑郁、悲伤、恐惧等,或者随意纵欲、过度性生活等,都可能引起大脑皮层功能障碍和阳痿问题。
阳痿是男性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之一,中医有其特有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阳痿与肾虚、脾虚、肝气郁结等有关。中医治疗阳痿时,首先要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辩证论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艾灸等。中药方剂中常用的有补肾壮阳、益气活血、调理肝脾等功效的药物组合。针灸治疗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患者的气血流通,促进阳痿的康复。艾灸则可以通过热量的作用来温养肾阳,提高阳痿患者的性功能。总之,中医治疗阳痿主要是通过调理机体的阴阳平衡来改善患者的性功能问题。
1、命门火衰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性生活过于频繁或长期手淫导致精气虚寒,命门火衰,表现出精神衰退、腰膝酸软、夜尿频繁等症状。
可供选择的是三鞭酒。
功效:滋补肝肾,补充气血,提振阳气。
制作方法:将50g的鞭片、25g的鞭片、25g的鞭片、25g的鞭片切成薄片后,用清水洗净。接着放入低温的50~60℃下进行干燥。将18g的蜈蚣、60g的当归、60g的芍、60g的天花粉、60g的甘草研磨成粗粉。将粗粉放入预先准备好的浸泡缸中,然后适量的冰糖溶解在适量的白酒中,再放入之前的缸内。密封缸口,进行浸泡45~60天。待时间到后,取出清液,静置后进行过滤,最后进行分装即可。
2、心脾虚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过度忧郁伤害了心脾,导致血气虚弱,精神不振,夜晚难以入眠,舌头呈现淡白颜色,脉搏弱而多。
可供选择的药物包括:归脾丸、八珍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归脾丸、人参养丸、参芪鹿茸精等。
功效:促进消化系统健康,增强身体元气。
3、恐怖伤害肾
这种疾病常见于心理胆小、身体虚弱、性交时害怕、精神无聊、心跳加快、睡眠质量差等症状。
可以选择尝试针灸疗法。
功效:有利于肾脏健康,舒缓神经压力。
具体步骤:首先在中极穴斜刺时,要把针尖朝下,力求让针感传导到前阴部。接下来,在次髎位置以65°角的方向斜刺,深入针刺到耻骨联合,也是力求针感向前阴部传导。
4、湿热下注
情绪不稳定、肝气郁结、湿气积聚、易怒、睾丸疼痛、尿液偏红、下肢酸痛等为本病常见症状。
可供选择的是:可以使用加味二妙散。
作用:有助于清热、消除湿气。
制作方法:将苍术10克炒熟,黄柏5克炒熟,肉桂2克(后放入),半夏10克,制南星10克,炙远志5克,石菖蒲10克,金樱子12克,芡实11克,煅牡蛎25克(先煎),莲须10克,蛇床子10克,细辛2克。用水煎煮服用,每日1剂,连续15天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