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外层为褐色的茯苓皮,切面外侧呈淡红色的疏松部分称为赤茯苓,而内部则是致密的白色部分,称为白茯苓。茯苓是一种具有渗湿、健脾、和胃及安神等功效的中药。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茯苓的具体功效与作用。

茯苓的功能与作用:
1、利水、渗湿
茯苓具有利水和渗湿的作用,其药性温和,能利水而不损伤正气,是利水渗湿的主要药物。对于小便不畅、水湿困阻的症状,无论是寒湿偏重,还是湿热偏盛,或者是脾虚导致的湿气积聚,均可以搭配使用。
2、调理痰湿
《世补斋医术》中记载:“茯苓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痰的药材,痰的根源在于水,茯苓能够促进水的排出。而痰的运动受湿的影响,茯苓也能有效排除湿气。”对于因脾虚导致的水湿无法运化,及由此引起的痰饮等症状,茯苓具有显著的疗效。

3、抗肿瘤
茯苓富含茯苓多糖、维生素和硒等微量元素,能够增强人体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力,同时改善骨髓的造血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茯苓多糖对小鼠肉瘤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4、抗癌
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针对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症,主要是针对脾虚湿盛、痰饮内停以及湿热壅结的情况。
5、促进血液生成的功能
《医学启源》记载:茯苓的主要作用是“除湿,促进腰脐部位的血液循环,调和脾胃,增强气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茯苓能够快速提高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同时,其水提液可使健康人红细胞中的2,3-DPG水平上升约25%。

通过上述介绍,相信大家对茯苓的功效和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茯苓不仅是一种草药,还是一种营养补品,具有养心安神、健脾补气和调理痰湿等多重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