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99健康网
中药怎么熬效果最佳 中药熬制时间多长
更新时间:2025-08-10 11:24:35  浏览:

许多人在服用中药后,会选择自己将药带回家煎制。那么,中药应该如何煎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接下来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中药该如何熬煮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1、用白开水

熬药时最好使用烧开的水冷却后再使用。这是因为某些地区自来水经过氯消毒,可能会有残留物;此外,自来水中含有的钙与镁离子较多,容易与药材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效。

2、先煎后煎分药性

贝壳类、矿物类和骨甲类的药材应先进行煎煮。贝壳类包括牡蛎粉和蛤粉;矿物类包括石膏粉和龙骨;骨甲类则有鳖甲和龟板。此类药材需先煎煮10分钟,之后再加入其他药材一起煎。

有些药方要求在煎煮其他药材10分钟后再加入某一味或几味药材。这是因为有些药材如钩藤等煎煮时间过长会失去药效,而有些药材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则会因久煎而降低其芳香和药效。

另外,有些药材在长时间煎煮后可以降低其毒性,比如马钱子等。在煎药之前,最好先将药材用温水浸泡40分钟,这样可以使药材充分吸水,以便更好地提取出其中的有效成分。

3、使用火和锅具是有讲究的

某些药物需要用小火煎煮较长时间,而另一些则需用大火、短时间煎煮。滋补类药物应在小火上煎煮较久,而治疗便秘和感冒的药物则宜在大火上快速煎煮。

煎药时最好使用砂锅,因为砂锅受热均匀。当药材煮沸时,锅中的液体会像浪潮一样翻滚,产生撞击力。同时,用筷子不断搅拌,就像洗衣机洗衣服一样,可以有效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而如果使用高压锅煎药,就缺乏这种撞击和搅拌的效果,药材的成分可能会受到影响。

4、开盖和关盖时要注意安全

一些具有挥发性的药材如果在熬煮时没有盖盖子,有效成分可能会随水蒸气散发,导致药效大幅下降。这类药材通常是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湿的药物,例如薄荷、苏叶和藿香等,煮的时间不宜过长。另外,一些补益类药物,如人参、鹿茸和西洋参等,则需要用小火在容器中慢慢熬煮很长时间,这样才能充分提取有效成分。因此,应该加盖,以防在慢煮过程中有效成分随水蒸气流失。

一些体积较大但较轻的药材,比如金钱草和番泻叶,如果熬药的容器不够大,盖上盖子容易导致药液溢出。此外,有些药材不易溶解,煎煮时需要频繁搅拌,因此最好不要盖上盖子进行烹煮。搅拌时建议保持同一个方向,这样可以使药材均匀受热,有助于有效成分的完全溶解,一般每隔10分钟翻动一次即可。

5、药汁最佳煎煮量为180毫升

煎煮药汁的量非常重要。建议分三次煎,每次约180毫升。如果药汁过多,药渣中的有效成分会减少;反之,若药汁过少,药渣会吸附药物的有效成分,导致浪费。这里讨论的是常规药方,而非特别处方。

6、假沸的药再多煮一会儿

在普通人的理解中,药物咕嘟咕嘟地沸腾就意味着已经煮好了。然而,沙参、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药材在温度尚未达到100℃时就会开始沸腾。如果在这个阶段将药物从火上移开,则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可能无法完全溶解,从而影响药效。

关于中药的煎制方法以及如何达到最佳效果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