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是中药的一个名称,来源于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其味苦,性寒,具有一定的毒性。山豆根具备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火毒积聚、乳蛾喉痹、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及口舌生疮等症。那么,山豆根的具体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接下来将为大家解答。
豆根的功效与作用总结如下:
1、清肺火
《本草汇言》提到:“山豆根味苦且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特别适合用来治疗肺胃郁热的问题。对于各种急性的热病,它能够有效降温解毒,适用于表里上中下各部位。”
2、解热毒
《本草经疏》提到:“山豆根性甘,能和化毒,性寒,能够去热。毒性通常都是热和辛,若能获得清凉的气息和甘苦的味道,那么毒素自然会解除,因此山豆根被视为解毒清热的极品药材。”
3、利咽消肿
《本草求真》云:“山豆根主要用于清泻心火、保护肺部,并能有效降逆阴经之火,是治疗咽喉肿痛和痈肿的重要药物。”
煎煮豆根时的注意事项:
临床表现与诊断:山豆根中毒的发生率非常高,每年都有相关报道。中毒所需的剂量因个体差异而异,通常在10克以上便容易引发中毒,部分患者在摄入6克时也可能出现毒性反应。中毒症状一般在服药后5分钟至半小时内出现,也有在几小时后才显现的情况。此外,若煎煮时间延长,毒性会显著增加,这可能与其所含的神经毒成分有关。
以上是关于豆根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希望这篇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