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破石是一种顽强的常绿灌木,通常生长在山区的岩石附近。它的根部能够深入岩石,因而得名。这种植物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茎、叶和根都可以用作药材,特别是在中药中,其药用效果相当显著。那么,穿破石在中医中的具体功效有哪些呢?
1、和痰
服用穿破石后,它能够进入肺部,减轻咳嗽并保持湿润,这是它的主要功效。对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此外,穿破石还可以净化肝脏和胆囊,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肝胆疾病,且效果显著。
2、驱风除湿
驱风除湿是穿破石的主要功能,它常用于治疗风湿性骨痛和湿热性黄疸,能够帮助身体迅速排出风湿之气。服用穿破石后,能够减轻肿胀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骨骼再生,也可用于治疗骨折和瘀伤。
3、治疗结核病
穿破石能够软化结核、滋润肺部,缓解咳嗽。它是临床治疗人类结核病的常用药物,不仅可以防止结核病毒的传播,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呕血和咯血等症状。
4、治疗瘀伤
当人们意外受伤出现淤伤时,可以采用穿破石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将剩余的渣滓直接涂抹在受伤部位,以帮助红肿症状尽快缓解。
5、治疗月经过多
活化血液循环是穿破石的一项重要功能。女性在月经量过多时可以使用穿破石,这种方法对于缓解月经引起的腹痛和宫寒导致的不孕也有一定帮助。
6、缓解疼痛
穿破石具有活血化瘀、止咳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化痰、软化和松解结块,舒展筋络,常用于缓解腰痛、关节疼痛以及因瘀血引起的淤伤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