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多患者更倾向于使用中药进行治疗,这主要是因为中药相较于西药副作用较小,并且有助于达到治愈的效果,同时也能调节身体的机能。在服用中药时,通常需要将药材用水煎煮,这就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特别要注意煎煮的时间。那么,中药应该煎多久才合适呢?
1、清热发散药
中药的煎制时间要求较为严格,不同的中药其熬制时间也各不相同。通常来说,对于清热解毒的药材,第一次煎煮时应保持中火偏大,煎15至20分钟;第二次煮沸后,再煎10至15分钟。
2、调理性药物
如果是用来治疗慢性病,如脾胃疾病、高血压和一些心血管疾病等,在煎煮中药时,可以先大火煮沸,然后转中火煎煮大约30分钟。之后再用沸水煎煮15到20分钟即可。
3、补益药
在调理气血不足等虚损类疾病时,患者在煮制中药时应适当延长时间。具体来说,第一次煎煮应在水沸腾后,使用小火继续煮30至40分钟。第二次煎煮沸腾后,需再熬煮一段时间,通常为20至3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