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99健康网
中医治疗闭经的方法是什么 闭经中药调理原理
更新时间:2024-10-09 07:56:02  浏览:

闭经是指女性在病理情况下连续三个月以上没有月经。如果一个女性年满18岁或第二性征发展超过两年仍未出现月经,称为“原发性闭经”。这种情况多由先天性生殖器异常引起,因此较难治疗。此外,绝经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不出现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属于闭经的范畴。

本文讨论的是继发性闭经,其发病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虚和实。虚证主要是由于精血不足,血海空虚,导致月经无法正常出现;实证则多因情绪压抑,气滞不顺,进而引起血瘀,或因寒湿阻滞于子宫,造成经脉受阻,最终导致闭经。因此,在使用OTC中成药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来进行选择。

实证:

1、寒凝经脉

经期数月未至,小腹感到寒冷和疼痛,温热后稍有缓解,四肢冰冷且怕冷,排便稀软,白带量增多,舌苔白,脉象沉紧或沉缓。治疗应以温经散寒、通经活血为主。可选用艾附暖宫丸,其主要成分包括艾叶、香附、吴茱萸、肉桂、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芪和川断,具有温暖子宫、散寒、调理气血的作用。用法为每次服用1丸(9克),每日两次。此外,还可以选择其他药物,如十二温经丸、暖宫孕子丸等。

2、痰湿阻滞

月经逐渐减少,几个月未见,身体出现肥胖,感觉胸闷和腹胀,可能伴有头晕和嗜睡,或阴道分泌物增多,颜色较多,舌苔偏白,脉象滑利。治疗宜以燥湿祛痰、活血通经为主。可以选择香砂平胃颗粒,该药物由苍术、厚朴、橘皮、木香、砂仁和甘草组成,具有健脾和胃、舒缓胸闷、燥湿化痰、开启胞宫,促进气血流通,帮助月经排出等功效。用法为:每次1袋(10克),每日服用2到3次。其他如胃苏冲剂、胃得安片和平胃散等药物也可考虑使用。

3、气滞血瘀

月经数月未到,情绪低落,易感烦躁和愤怒,胸部和腹部感到胀满,少腹有胀痛或触碰不适。舌边颜色暗紫或有瘀点,脉象沉弦或沉涩。治疗原则是活血祛瘀,理气疏通。可以选择七制香附丸与益母草膏联合使用。七制香附丸由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白术、香附、阿胶、延胡索、益母草、砂仁和黄芩等成分组成。用法为每次服用1丸(9克),每天2次。益母草膏(由益母草制作)每次10克,每天口服1~2次。此外,活血调经丸、妇女痛经丸、血府逐瘀口服液、调经活血片等中成药也可考虑使用。

虚证:

1、肝肾虚亏

如果年龄超过18周岁但未经历月经,或因月经后期量逐渐减少而出现闭经,伴随身体虚弱、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头颜色淡红,舌苔稀少,脉象沉弱或细涩。治疗应以滋补肝肾、养血调经为主。可以选择龟鹿二仙膏和阿胶补血膏联合使用。龟鹿二仙膏的成分包括龟板、鹿角、党参和枸杞;而阿胶补血膏则由阿胶、熟地、党参、黄芪、枸杞和白术组成。龟鹿二仙膏每次10克,一日服用2次,用开水冲服。阿胶补血膏同样每次10克,一日2次,用开水冲服。此外,乌鸡白凤丸、阿归养血颗粒和六味地黄丸等也可以作为选择。

2、气血两虚

根据症状观察,月经逐渐延后,流量减少,血色变淡且质地薄,之后停止不来。伴有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目眩,精神疲惫,肢体无力,偶尔头痛,心悸失眠,舌色淡,舌苔薄白,脉象细弱。治疗上应注重益气补血和调理月经,可以选用八珍益母丸。这种药物由益母草、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川芎和熟地等成分组成。剂型有片剂、膏剂等可供选择。用法是每次1丸(9克),每日2次,口服。本药性温和,补而不腻,适合长期服用。其他如乌鸡白凤丸、当归红枣颗粒、妇康片、妇康宝口服液等OTC中成药也可考虑使用。

专家特别提醒,长期素食者可能会面临继发性闭经的问题。临床上发现,长时间的素食饮食会对体内激素分泌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激素失调和月经周期紊乱。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不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长期不吃肉,单一的素食饮食会打破食物成分的平衡,引发内分泌失调,最终导致闭经。此外,患者还可能面临营养不良和胆结石的风险。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