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女孩都有过月经不调的经历,例如月经持续不退或在两次月经之间出现不规则出血。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月经刚结束没多久,上厕所时却突然发现又有出血了?这种情况被称为排卵期出血,与正常月经有别。
排卵期出血是由于女性的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造成的。雌激素水平的短暂下降使得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从而导致部分内膜脱落,进而引发规律性的阴道出血。
通常来说,如果在排卵期出现少量出血且没有腹痛,通常不需要治疗。这段时间同房是可以怀孕的。不过,如果在排卵期出现腹痛及出血,或者出血量与正常月经相似,或持续超过7天,就需要去医院检查,排除其他妇科疾病的可能性。
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医治疗,可以服用雌激素。中医方面可以根据肾阴不足或湿热内蕴等症状进行辨证施治。治疗时主要以养阴清热为主,但建议通过饮食补充更为有效。可以多食用龟、鳖、鱼、虾、乌骨鸡、黑芝麻、鸡蛋、蘑菇以及新鲜蔬菜水果等清补食物,尽量少吃油炸、煎炒、辛辣等会助火的食物,避免过于油腻、过甜的食物,保持思维不过度紧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肾阴虚的表现包括经期间隔出现少量红色阴道出血,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等症状。舌头呈红色,舌苔少,脉搏细而快速。
治疗方法:滋补肾阴,清热止血。
方剂成分:生地、女贞子;旱莲草、生山药、茯苓各15克;山萸肉、丹皮、泽泻各10克。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湿热内蕴表现为经间期阴道出血,血色鲜红,质地黏稠,或伴有血丝的异常分泌物,平时白带量多,呈黄、稠、臭的特点。患者常感胸腹胀满,口中黏腻,有苦味且心情烦躁,食欲下降,小腹胀痛,大便不畅,舌尖红且有黄腻苔,脉象较滑或濡。
排卵期出血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调整月经,止血。
方剂组成:白术、生苡仁、川牛膝、樗根皮各15克,黄柏、泽泻、车前子(包裹)各10克。
中成药:固经丸。
血淤:经期之间出现少量出血,颜色呈紫暗,有小血块。小腹疼痛且按压时感到拒绝,情绪抑郁。舌头颜色紫暗或有淤斑和淤点,脉搏感觉涩。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调理月经,止血。
方剂成分:生地15克,赤芍、桃仁、当归、丹皮、枳壳和龟板(先煎)各10克,三七粉(冲剂)1.5克。
中成药:血府逐瘀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