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中药无毒,全都是用于养生的,因此长期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药的误解。药物有三分毒,中药和西药一样,都属于有明确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的药物,同时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接下来小编将向大家解释几个关于中药的误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错误观念一:中药煎得时间越长越好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中药煎煮得越浓烈效果越好,煎煮时间越长,有效成分就越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煎煮中药是一个释放和溶解中药草有效成分的过程,当药物和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达到平衡后,这个过程就会停止。持续煎煮会导致药物内的有效成分停止溶解,并使药液中的有效成分蒸发减少,甚至在长时间高温下破坏有效成分,从而降低药效。因此,中药并非煎得越久越好,不同处方要求不同的煎煮时间,应该按照医嘱执行。
错误观念二:在吃饱后才服用药物
一些人吃完饭后立刻服药,实际上最好是在进餐前30分钟或进餐后30分钟服药,这样有助于充分吸收药物,提高治疗效果,防止药物在通过胃部时被过度稀释从而确保疗效。对消化系统刺激较小的肠道抗感染药物宜在饭前服用,切记不要在进食过饱的情况下使用中药,以免影响药物的真正疗效并刺激肠胃等正常功能。
错误观念三:改变中药剂量和服药时间是不可随意的。
一些病人认为中药可以调养身体,因此认为药量和服用时间可以随意改变,私自增加药量或者多服用几个疗程,认为这样会更有效果,但实际上效果会适得其反。导致中药肝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或者使用超过剂量。一些中药本身带有毒性,比如朱砂、附子、雷公藤、土三七、溪黄草、雄黄、蟾酥等,长时间或超量使用会导致中药肝损伤。
错误观念四:长期服用中药作为保健品。
将中药长期服用作为保健品来使用,宣称其"有病治病,无病防身"是不正确的。中医强调体内阴阳气血平衡,过度服用中药保健品会破坏这种平衡,导致阴阳失调,可能引发疾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明确疾病类型,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错误观念五:过分相信不经证实的特殊疗法和秘方
中国人传播着许多中医非正常方法、隐秘方式,大部分都含有有损肝药物,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鉴别,盲目采用。有些人甚至更愿意相信那些非正常方法,而不听取医生的诊断。其实,非正常方法、隐秘方式只在个别人身上奏效,因为个体差异不同,所以不建议每个人都效仿。
煎煮中药的要点
1、加热文火时,需要注意避免药物溢出和过快煮干,药液看似快要沸腾但实际不要沸腾为宜。
2、制药时不要频繁打开锅盖,也不要急于倒出药液,以免药气流失,减少成分挥发的损失。
3、每次服药时要把药物加热,不能服用冷药,除非特殊情况。
4、需要先煎附子等药物至少一个小时,以去除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