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具有以下功效:能够增加毛细血管的扩张,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刮痧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疼痛等引起的寒邪阻滞都具有迅速有效的疗效。接下来的文章将向大家介绍一下刮痧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你对刮痧有更深入的了解。
刮痧疗法是中医中的一种传统自然疗法,通过使用牛角、玉石、火罐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进行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风寒痹症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下面将介绍一些刮痧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这项疗法。
进行刮痧前需要注意的事项:
1、确认疾病诊断,制定适用的刮痧治疗计划。
2、承受疲劳的人需要先休息一下,然后再进行刮痧。
3、刮痧过程中药物会消耗体内的水分,因此在进行刮痧治疗前可以先喝一杯水。
4、刮痧时的体位应既要让患者感到舒适,又要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
5、请将操作部位充分展示,并确保皮肤清洁工作做好。
6、准备好刮痧工具时,请务必注意消毒工作。最好是每个人使用一块专用刮痧板,如果条件不允许,每次刮痧后必须清洗刮痧板并消毒。
进行刮痧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在冬天进行刮痧治疗时要注意保持室内温暖,而夏天进行刮痧治疗时则不能在电风扇或者空调冷气的直吹下进行,以免受到寒风的侵袭,进一步加重病情。
2、对于初次接受刮痧治疗的患者,应该尽量选择少量的穴位,并且在操作时要轻柔温和,时间要短暂,但同时要确保治疗的效果。
3、进行刮痧时,需要保持动作轻快、柔和、有序,不能太过轻浮或用力过猛。同时,要密切关注病人的感受和反应,并随时调整刮痧的力度。
4、进行刮痧时,应使用刮痧油,保持皮肤的湿润程度,以免造成皮肤刮痕。
5、进行刮痧时,应该以初始出现红痧为标准,但不要强迫达到完全出痧的程度。
6、患有糖尿病的人皮肤敏感度较低,血管易脆弱,进行刮痧时需要控制力度不要太大,速度不要太快,时间不要太长。对于下肢静脉曲张和下肢浮肿的人,刮痧时应从下往上进行。
7、进行刮痧治疗时,必须留意患者的面色、神态以及全身状况。如果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刮痧,以免引发晕痧。
刮痧后的注意事项是:
1、刮痧完毕后,用医用棉球将患者身上的刮痧油擦拭干净,穿上衣服,稍作休息,饮用一杯温开水,促使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以有利于新陈代谢。
2、刮痧后不应立即喝冷饮或用冷水洗澡,最好等待3-5小时后再进行洗浴。
3、进行刮痧后,局部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疼痛或火热感,有时还可能出现风疹样的变化,这都是正常的情况。
4、进行刮痧后,出现头晕、恶心,甚至晕厥的情况被称为晕痧。如果出现晕痧,应该平躺下来,喝一杯糖盐水,并且稍作休息。进行火按压人中、内关等穴位的刮痧时间和疗程,每次刮痧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刮痧疗法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同一个部位刮痧应该间隔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如果刮痧部位的痧痕没有消退,不要再对其进行刮痧。疗程一般为7-10天,一个疗程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以继续进行第二个疗程,直到疾病完全康复为止。
小编的寄语是:在刮痧后,我们应该增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少吃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热量的食物,而要多吃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