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是常见的临床疾病,占脑出血总数的70%~80%。此病的致残和致死率相对较高,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一般根据出血量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当出血量超过50毫升时,则多数采用手术救治生命;当出血量在50毫升以下时,则多数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近年国内外还发展了立体定向手术清除血块,并结合尿激酶灌注引流的方法,减轻了传统手术带来的副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通常取决于是否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高血压的类型,确定是否需要服药
如果您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了,首先需要确认是否需要服药。高血压分为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的病因,例如肾病等,一旦病因解决,患者的高血压问题也会解决,不需要终身服药。原发性高血压有许多不同的病因,目前常见的治疗选择是长期服药。
其次,患者要注意在何时服药,时间是很重要的
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不是稳定的,而是存在自发性的波动。一般来说,在上午8至10点和下午3至5点的时间段,血压最高。常见的降压药物的作用通常需要在服药后半小时左右开始显现,并在2至3小时内达到高峰。因此,早上7点和下午2点左右是服用降压药物最合适的时间。当然,也可以进一步简化服药时间,比如在起床后立即服药,如果中午没有休息的话,可以在午饭后约1小时左右服药。夜间睡眠时,血压往往会显著下降。如果白天高血压患者经常忘记服药,却在晚上临近睡觉前服用降压药,可能导致血压在夜间下降过于低。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这可能会引发缺血性中风。
最后,需要确定应该服用什么药物,以达到预期目标
研究表明,如果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每下降10至14毫米汞柱,舒张压每下降5至6毫米汞柱,将会减少中风发生的风险2/5,冠心病发生的风险1/6,以及整个人群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1/3。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血压无法达到这个目标,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增加剂量、联合用药、更换药物等。
为保持血压在一天内基本稳定的状态,我们推荐使用长效药物,并逐渐淘汰短效药,以免人为地造成血压不稳定。长效药物每天只需服用一次,可以在任何时间服用(早晨起床后服药最为合适),但每天服药的时间最好保持一致。然而,长效药物通常价格较高,因此在目前推广中存在困难。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他们需要了解到目前许多降压药物属于西药,在长时间使用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同时,如果选择不当,还可能引发一些副作用。这是药物治疗方法无法解决的一项弱点和缺陷。因此,寻找一种健康、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方式已经变得非常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