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好的中药渣有什么用途?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把中药渣扔进垃圾桶,但有些治疗骨科、肠胃疾病的中药渣实际上是一种可利用的"商品",不信的话就跟着讨论一下。
骨科领域药渣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类疾病、关节疼痛、风湿性骨病、骨刺、足跟疼痛等。例如,伸筋草、透骨草、桑枝、桂枝、玫瑰花、川番木瓜、川牛膝等药物都可治疗这些病症。外敷这些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散淤血,舒缓风湿,祛除寒湿。在医生具体指导下,口服结合外敷,效果会事半功倍。
热熏:先将药渣加入水中,再进行煎制3~5分钟。稍等片刻后,加入适量的纯粮酒和醋,利用热蒸的方式治疗疼痛部位。
热敷方法:将经过煎煮后的药渣加入两两白酒和两两醋,混合均匀后,用沙布包好。纯粮酒有活血通络的作用,而醋则可以起到穴位敷贴的功效,有助于促进药物的消化吸收。在面疼痛的位置上先垫上一层纯棉毛巾,然后使用沙布包好的药渣进行热敷,以防止烫伤。
泡脚:将药渣再次煎制3~5分钟,可增加适量的麻椒和艾草叶一同煎制。待药水冷却后,加入纯米酒、醋和食用盐。中医学认为肾脏主宰腰部和脚部,咸味能够进入肾脏,可以帮助药物渗入到肾脏,因此在药渣中加入盐后泡脚的实际效果更好。
泡脚的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要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特别是泡脚水的温度要适中。根据个人情况,泡脚的时间要适当调整,孕妇和老年人不适合长时间泡脚。
需要注意的是,外敷药渣也是不可取的。外敷适用于阴虚内热的症状,例如骨节怕风、怕凉、冬季容易手脚冰冷、背部冒冷气、大便稀溏,小便清长;不适用于实热的症状,例如部分肿胀热痛,关节痛伴发热、皮肤泛红;不能用于骨节内积水的情况;对于皮肤过敏或患处不适合用的情况也不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