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心绞痛的优势在于服用方便、安全有效、止痛快速,疗效确切,作用持久稳定。但是,由于心绞痛的症状多样复杂,所以患者只有听从老中医的医嘱,正确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药物,才能更好地缓解心绞痛。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中医的分型对心绞痛进行中药治疗的方法进行讲解:
1、对于因为劳动或情绪波动引起的劳累性心绞痛,症状包括心脏感到闷痛,感到疲劳,呼吸不畅,过劳状况下症状更加严重,休息后能够缓解或减轻的病人,可以选择服用麝香保心丸,每次服用1到2粒,每天服用3次。如果症状表现为胸痛剧烈,四肢感到冰冷,面色苍白,冷汗不停地出,且会因受凉或遇寒而加剧或诱发的病人,可以含服冠心苏合丸,每次含服3到4颗。
2、对于心绞痛已经减轻或改善的患者,但仍然出现胸闷、乏力、气短和心悸等症状的情况,需要注意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可以长期服用复方丹参片、脑血康滴丸、丹参滴丸、银杏叶片、地奥心血康等药物。
3、稳定性心绞痛是指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生的胸痛,表现为胸部压迫感,同时也可能出现放射性肩背痛。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症状不易缓解,或在深夜或凌晨突然发作且症状有规律地出现(也称为变异性心绞痛)。为缓解其急性发作,可以使用速效救心丸,每次服用10-15颗,缓解胸痛后,每次服用4-6颗,每天服用3次。
4、针对最近频繁发作、程度加剧、时间延长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可以进行以下治疗方法:平时可以服用三七总甙片或胶囊,每天三次,每次两片,一般持续三到四周作为一个疗程。或者可以使用参三七粉冲服,每天三次,每次三克;另外也可以服用通心络胶囊,每天三次,每次两到四粒。
使用以上中药治疗心绞痛时,需要密切观察病情,严格遵守药物的用量和疗程,不得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患者或家属还应仔细阅读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了解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避免使用禁忌药物。同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合理的饮食营养,适度的体育锻炼也对预防和治疗心绞痛有很大的好处。
47岁的吉林孙女士平时会感到心慌、心跳加剧。经过心电图检查,她被诊断出患有心律失常。然而,她接受心律失常治疗后,情况并没有改善。经过专家会诊后发现,孙女士的心电图虽然显示出心律失常的迹象,但并没有显示出器质性心律失常的图形。她的脑血液检查结果显示颈椎动脉供血不足,而X线检查显示她的颈椎有退行性病变。因此,她被确诊为颈性心律不齐。在接受颈椎病治疗后,她的心律恢复正常。 57岁的天津刘先生患有高血压,他试过各种降压药,但都没有效果。经过询问,发现刘先生的血压波动很大。每当低头劳作后,他的血压就会明显升高,头晕感加重。通过颈椎X线检查,发现他的颈椎有退行性病变。因此,刘先生被初步诊断为颈性高血压。在接受颈椎病治疗后,他的血压恢复了正常。
在医学临床中,颈椎病引发的心绞痛、心律不齐和高血压等类似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分别被称为颈性心绞痛、颈性心律不齐和颈性高血压,总称为颈心综合征,属于颈椎疾病的范畴。虽然这类疾病在实际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大众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特别是当患者的颈部症状不明显,但心血管症状较为严重时,往往很容易被误诊和误治。
至今,我们仍然对颈心综合征的确切原因了解不够清楚:
大多数学者认为,颈椎出现一系列症状是由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颈椎骨刺或骨赘、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不稳等老化变化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导致的。这些炎症进一步压迫和刺激颈神经根或交感神经链,导致上述症状的发生。颈部交感神经干位于颈椎横突的前方,一般有3-4对神经节,分别是颈上、颈中、中间和颈下神经节。
心脏内有三条神经分别称为心上、心中和心下神经,并且它们分布在心脏中。当颈椎发生病变,导致位于颈椎前方的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时,冠状动脉会突然收缩,导致心脏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起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呼吸急促、心悸、血压升高等类似冠心病的症状;如果颈椎上中段发生病变,会刺激颈上和颈中交感神经节,引起心脏过快或过慢;如果颈椎下段发生病变,会刺激颈下交感神经,患者也可能出现胸闷、心悸等类似冠心病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