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潮湿的季节里,如果产妇不注意穿戴、梳洗和哺乳等方面的护理,就有可能患上所谓的“月子病”。因此,冬季坐月子尤其需要注意。
在坐月子期间,室内的温度最适宜保持在20℃-25℃之间:
冬季进行“坐月子”时,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之间。在南方没有暖气设备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空调和电暖气等设备来保持室内温暖;而在气候干燥的情况下,确保室内适宜的湿度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室内湿度应保持在55%-65%之间(可以购买一个湿度计来随时检测室内湿度)。比较方便的增湿方法是使用加湿器,如果加湿器还具备除菌功能的话就更好了,另外也可以在室内放一盆水。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除了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外,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每天保证进行两次开窗换气,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进行,每次15-20分钟。在换气时,先将新妈妈和宝宝转移到另一个房间。等到该房间的温度恢复到适宜的范围后,再让新妈妈和宝宝返回。
新妈妈和宝宝所在的房间最好具备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自然光线,这样对新妈妈的心情有着积极影响,也有助于观察宝宝的一些变化。
冬天坐月子时需要注意的保暖事项有以下三点:
1、产后,室内温度最适宜保持在20℃-25℃之间
产后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0℃-25℃之间,这样既舒适适宜,也能有效避免产妇出现产褥热的情况,同时也可以降低新生儿患病的风险。若室温过高或者通风不佳,将增加产妇和新生儿患病的可能性。
2、冬天坐月子时要注意避免接触冷水
在冬季坐月子的期间,应该避免接触冷水,以免引起腹痛和日后月经不调等问题。
3、冬天中产后约一周左右适宜洗澡
产后大约一周左右是适合洗浴的冬天,但需要注意防寒。浴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2℃左右,水温以37℃左右或稍热为宜,浴室不要过于封闭,以避免因出汗过多而导致头晕、恶心和想吐等症状。洗浴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5-10分钟之间。可以使用普通的热水来洗澡,但要注意尽量避免盆浴,可以选择擦浴方式。
女性坐月子时需要注意的三个误区:
误解1、过多使用被子
保持环境清洁和空气新鲜对产妇和新生儿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密封的环境会导致产妇感染。每天早晨开窗通风30分钟,确保空气能够充分流动并获得足够的阳光。只要母婴不暴露在冷风中,并且保持适度的保暖,就不会引发感冒。外出时做好保暖措施,特别是在头部和颈部围巾,可以预防“月子病”。
误解2、在坐月子期间洗头洗澡会导致疾病根源残留
产后妇女的汗腺极其活跃,容易大量出汗。乳房还会流出奶水,下身也有恶露。这些现象造成了全身黏腻,混合了几种气味。身体的卫生状况变得很差,容易生病。在这个时期,产妇应该比平时更加关注卫生。只有及时保持卫生,才能让身体保持清洁,并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这样才能保证汗腺和乳腺的畅通,使体内的代谢产物通过汗液排出,帮助恢复体力,舒缓肌肉和神经的疲劳状态。
误解3、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过去的年长的人常说产妇不能吃凉食和生食,甚至包括水果在内都不可以。产妇分泌乳汁的营养与饮食有密切关系,产后的妇女可以食用蔬菜、水果等生冷食物。因为身体需要恢复并分泌乳汁都需要更多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有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而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各类维生素和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产后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