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可能随时发生,无论在家还是工作中。它的发作是突然的,难以预防,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这种疾病,并注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细微之处。
对于患者来说,在睡前应该避免饮用咖啡、茶等刺激性饮品,因为它们对病情有较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状况较严重的患者来说,应尽早休息,避免在睡前观看过于令人兴奋激动的影片。
睡姿对我们的睡眠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选择睡姿时多加注意。专家建议大家采取右侧卧位,让身体自然屈曲,这有助于血液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或者30度角度的卧位,可以在上身位置垫一些东西来提高舒适度。
我们应该选择柔软舒适的床上用品,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将常用的药品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有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的人,应备好一筒氧气作为备用。
如何有效预防心律失常?
1、要控制热量的摄入。因为当总热量摄入过高时,通常会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而高血清胆固醇含量会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并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2、调整胆固醇的摄入量。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即使他们的血清胆固醇水平正常,也应该尽量少食用含有大量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最好选择植物油、黄豆和豆制品(例如豆腐、豆浆等)来替代动物性食品。每天的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300毫克以下,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3、要预防心律失常,需要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选择植物油作为烹调时的主要油类,并且要控制使用量,过多的植物油也可能导致肥胖。
4、控制盐的摄入量是非常重要的。盐摄入过多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受到影响,使血管对升压物质更加敏感,进而引起细小动脉痉挛,导致血压升高。同时,摄入过多的盐会使体内水分潴留,加重心脏的负担。因此,限制盐的摄入量可以减轻心血管负担,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5、通过饮食治疗,增加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摄入量。许多维生素和无机盐对心血管系统有益,比如维生素C的功能之一是增强血管的韧性,减少脆弱性,预防血管出血。钾盐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微量元素碘对降低胆固醇起着重要作用,还能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积聚,破坏钙盐在血管壁中的沉淀,阻碍动脉硬化的发展,从而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尤其是酸性水果。钾多含于蔬菜中。碘多存在于海产品中,如海鱼、海虾、海蛰、海带和紫菜等都含有丰富的碘。
6、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胆固醇的排泄;同时它还能吸附胆固醇,减少胆固醇被肠道吸收的机会,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
近日,38岁的赵女士感到心慌不已,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她去了几家心脏病科医院进行了多项检查,包括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心肌核素显像和CT血管造影等,但结果都未发现任何异常。她之前尝试过多种降心率的药物,但都没有效果。最近,她偶然来到了骨质增生诊室,向医生询问症状。赵女士告诉医生,除了心慌外,她还感觉颈部有些僵硬,肩背部有时感觉酸痛,还有手指麻木的感觉。
赵女士在医生的体检后,被要求拍一张X光片。X光片显示她的颈椎生理弯曲度变直,椎骨周边有骨质增生,椎间缝变窄,经确诊为颈-心综合征,即颈椎病引起的心率过快。医生让赵女士停止使用所有治疗心脏的药物,转而采用骨质增生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颈椎病可以导致心律不齐:
为什么需要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心慌症状呢?经过各种检查,赵女士排除了心脏本身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发现颈椎病才是导致心律失常的真正诱因。颈椎病常与骨质增生有关。骨质增生,也被称为骨刺,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坏东西”,但事实上,这种观念有些片面,骨质增生实际上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代偿机制。骨刺的增生限制了骨关节的活动范围,降低了关节磨损,并且防止了关节过度活动造成的新损伤,从而客观地保护了关节,对人体是有益的。
然而,骨质增生的发生会导致骨关节疼痛和运动障碍,少数患者可能会由于压迫周围血管或神经而出现症状,这被称为骨质增生症。这对人体是不利的一面。骨质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现代人工作和学习的节奏加快,年轻患者的比例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根据文献记载,40岁以后的人都会发生骨质增生的情况,其中大约有22%的人会出现骨质增生症状。
目前一般认为骨质增生症的发病原因是长期的骨关节劳损和慢性退行性疾病变所引起的。骨质增生主要发生在人体负重和活动频繁的关节部位,如颈椎、腰椎、髋关节、膝关节和足跟等部位,其中尤以颈椎、腰椎和膝关节最为常见。除了部位疼痛以外,该疾病还会导致心慌、头晕、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以及局部出汗和干燥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