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是导致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被视为中老年人的“杀手”,并且在我国是目前首位的死亡原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超重或肥胖、缺乏锻炼以及脑卒中的家族史,都是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与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那么,你了解卒中吗?
什么是卒中?卒中的广义概念包括急性脑卒中和急性心脏卒中。脑卒中主要包括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以及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心脏卒中则是指急性心肌梗死。这些疾病都是心脑血管的急性问题,具有共同的急性血管病变机制,并且都是紧急且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因此统称为“卒中”。不过,现如今提到卒中时,通常指的是急性脑卒中。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通过药物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可以有效降低中风的风险。
2、控制血脂
高血脂是导致卒中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通过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水平,从而减少卒中的发生风险。
3、管理血糖水平
糖尿病是中风的一个危险因素。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调节血糖,从而减少中风的风险。
4、定期进行运动
定期进行锻炼有助于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同时还能帮助控制体重。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快走、骑自行车或游泳等。
5、健康饮食
饮食应多样化,尽量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鱼类和低脂肪乳制品等健康食品。同时,要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及高盐食品的摄入。
良好的心态就像一种良药。要时刻保持愉快的情绪,面对事情要保持冷静。同时,建议定期服药和检查,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把握救治的最佳时机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