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生活节奏太快,导致老年人难以适应,慢生活对老人的养生更加有益。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保养身体呢?有哪些生活禁忌需要避免呢?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阅读以下内容。
怎样才能使老人保持健康?坚持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是帮助老人保持健康的一种方法:
1、喝水慢
饮水过快会导致水分迅速进入血液,使血液变得稀薄,血液体积增加,老年人或心脏不太健康的人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正确的饮水方法是先倒一杯温开水,含一小口润滑口腔,然后慢慢地咽下,小口小口地饮用,每次饮用250~300毫升即可。
2、起床慢
早晨是脑血管意外发生的高危时段,老年人如果患有心脏病或高血压,在起床后应该避免过于匆忙。醒来时,可以先躺一会儿,慢慢活动身体,促进血液的流动。起坐时,不要立即离开床边,可以倚靠在床头稍作休息,这样有助于改善脑供血情况,预防脑血流不足。
3、吃饭慢
老年人需要细嚼慢咽,因为过于粗糙的食物会给胃增加负担。所以,老年人在进餐时应该尽量咀嚼得更细一些,最好每一口饭嚼25到50次,这样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转身慢
很多老年人因为心脏功能减退和脑动脉受影响,血管弹性下降,当改变体位时常常会出现头晕眼花等情况。如果有颈椎问题较为严重的人,突然转身还有可能导致晕倒。因此,在进行转身回头的动作时,要注意动作不要过快,幅度不要过大。
5、低头弯腰慢
如果低头弯腰或突然抬头过快,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和腰部受伤。老年人最好尽量避免这些动作。如果不得不捡东西,最好手扶桌椅,以保证身体有个支撑点。
6、排尿慢
一些年长者不愿在半夜起床排尿,但是早晨醒来时会感到尿急,迫不及待地去卫生间。然而,如果排尿过快,膀胱完全排空可能会导致头晕,甚至发生排尿晕厥。因此,老年朋友在排尿时应尽量缓慢进行,不要用力过猛,直立或者蹲起时要用手扶着支撑物。
7、上下楼慢
年长者在控制行动力方面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捷,腿脚行动也不如以前灵活。例如,明明想要将脚放在台阶上,但实际上可能只是悬在了空中。当意识到情况不对时,却无法及时进行修正。因此,年长者在上下楼梯时最好紧握栏杆、慢步前行,尽量不要跨大步,等待双脚都完全踏在一个台阶上再迈下一步,这样可以减轻关节的负重。特别对于骨质疏松的年长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可以大幅度降低摔倒和骨折的风险。
五大老年人生活禁忌是指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的不良习惯和行为:
1、忌睡眠过多
部分老年人有爱睡懒觉的习惯。根据中医观点,长时间卧床会伤害气血,过多的睡眠即使没有病也可能导致疾病。因为长时间躺着会导致新陈代谢能力降低,营养吸收障碍,气血流动不畅,筋脉僵硬不舒,身体虚弱。因此,老年人应该早睡早起,既保证充足的睡眠,又避免睡眠过多,一般每天睡八小时就足够了。
2、忌生冷食品
老年人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应该多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尽量避免食用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引发疾病。如果有胃寒的情况,早晚可以喝一些姜糖水,具有防寒和预防感冒的双重效果。
3、忌衣着不当
秋季的气候多变,一天之中早晚会有凉爽、白天会暖和、午夜则较寒冷的变化。因此,老年人不宜过早地穿上棉衣,而应该适度地让身体经历一段时间的“寒冻”,这样使各个部位能够适应气温的变化,以防受凉感冒,从而预防肺炎、肺气肿、肺心病的发生。
4、忌懒于活动
在夏季晚餐后的凉爽天气里,正是老年人外出参加健身活动的最佳时刻。经常参与户外活动,可以畅享清新空气,清除体内废气,增强心肺功能。
5、忌四处串门
夏天白天天气炎热,容易导致中暑。为了预防中暑,老年人也应该避免频繁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比如商场和影剧院。每天用淡盐水漱口,或者吃一些生蒜,或者在室内熏醋,都可以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