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炎热的天气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考验。按照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原则,我们应该顺应时节来做好夏季养生。这不仅可以顺利度过夏天,还可以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以下是五个原则涉及起居、饮食、养生和防病。在这个夏天,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五个原则。
1、作息
夏季阳光更长,白天更长,夜晚更短。为了适应这种阳盛阴虚的变化,我们应该相对“晚睡早起”。建议在晚上10点之前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遵循“子午觉”的原则,就是在午夜大睡,午时小憩。但午睡时间不应该过长,一般以半个小时为宜。午醒后不要立即起床工作或学习,因为此时脑血供应不足,可能会导致脑功能短暂紊乱,让人感到头晕脑胀。最好在起床前静躺十分钟。一旦确定了这样的生活作息,应该自我约束,保护自己的生物钟不被打乱。
2、饮食
夏季时,由于人体脏腑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因此饮食方面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含酸的食物,以帮助补肾助肝,调理胃气。例如可以选择番茄、柠檬、草莓、葡萄、菠萝、芒果等食物,它们具有酸味可以起到敛汗祛湿、生津解渴、促进消化的作用。而对于辛辣的食物,最好减少摄入量,因为夏季阳气上升,容易导致身体内外都过热,出现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问题。
3、情绪
保持平静的心态。夏天是老年人易感到烦燥和不安的时候,所以在立夏时要注意养生,注重“养心”。首先,要戒除过于激动和愤怒情绪,老年人要尽可能保持心灵宁静和情绪舒畅。在气温过高的时候,最好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参与中高强度的运动。其次,饮食上要少吃高脂肪和油腻的食物,而是多食用豆制品、鸡肉、瘦肉等,以补充营养并强化心脏功能。
4、保健
调理脾气,驱除湿气。夏天湿热气候容易导致脾气虚弱,我们建议每周食用一到两次赤小豆排骨汤、红豆薏仁粥、山药莲子汤等食物,可以改善因脾气虚弱而引起的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大便稀软等问题。此外,不要过量食用西瓜、苦瓜等寒凉食物,以免伤害脾胃,助长内部湿气,不利于健康。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也不要坐卧在潮湿的座椅或草地上;洗浴后,要等头发自然干透或完全吹干后再睡觉。
5、防病
冬天的疾病在夏天治疗。三伏天的阳光照射时间长,自然界的阳气最旺盛。在这个时候使用中药贴敷治疗穴位,可以增强正气,巩固基本,防治冬天的疾病,并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适合冬病夏治的常见疾病有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过敏性鼻炎、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脾胃虚寒类疾病等。此外,夏天也是适合外用中药的时候,例如用中药煎汤洗浴,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