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疾病,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溃烂和脱屑等症状,通常伴有瘙痒。中医将湿疹分为湿热、风热和血虚风燥三种类型,并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如清热利湿、疏风清热利湿、养血祛风、健脾除湿等。治疗方法分为内治和外治两种,可进行内服或外用。
一、湿疹会出现哪些症状?
1、皮肤发红斑:当身体受到某些刺激,比如花粉、鱼虾等,引发过敏反应,导致局部血管受损,出现皮肤红斑,有时伴有红肿情况。
2、瘙痒:身体过敏会释放组胺,引起皮肤瘙痒。搔抓后会局部释放更多组胺,可能导致瘙痒加剧。
3、带状疱疹:当机体过敏反应引发大量炎症介质释放时,会激发炎症反应,炎症刺激表皮和真皮浅层,导致皮肤受损而产生带状疱疹。
当您出现湿疹的上述症状时,我们建议您尽快到正规的医院皮肤科就诊,以明确病情,并积极接受治疗。
二、中医如何治疗湿疹?
内治法:
1、潮热证:治疗方法是清热利湿(清除体内热邪和湿邪),通常使用龙胆泻肝汤配合二妙丸进行调理。
2、风热证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排出风邪、清热、利湿,通常使用消风散进行调配治疗。
3、血虚风燥证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滋养血液、驱散风邪、加强脾胃功能并去除湿气,通常采用当归饮和胃苓汤等中药进行治疗。
外治法:
1、对于有明显渗出症状的情况,可以将黄柏、蛇床子、苦参等煎煮后,作为外敷剂使用;另外也可以使用青黛膏进行外敷。
2、外用药膏:适用于皮肤损伤出现淡红、溃烂、结痂的情况,可以使用青黛散糊剂外用药膏。
如果患者患有湿疹,应当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接受医师诊断后,再依据病情合理使用药物。切勿在家自行用药,以免恶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