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补血呢?有哪些食物可以补肾?想要改善补血补肾的人都希望了解这个问题。那么,究竟有哪些食物对补血补肾有好处呢?下面中医为您介绍10个最有效的补血补肾食疗秘方,让您轻松食用以达到补血补肾的目的。
1、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取30克当归、30克生姜和500克精羊肉,一起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水,用大火烧沸,然后改为小火炖煮至肉烂。调味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同时饮用肉汤。
作用:可以温暖经脉,驱散寒冷,补充血液并调理月经,适用于血虚且有寒冷的月经不调者服用。
2、羊肉粥
材料:取250克的新鲜羊肉,100克的大米,适量的葱、姜和食盐。将羊肉洗净并切片,然后与大米、葱、姜、食盐一起用正常的方式煮粥,直到羊肉煮熟并变得柔软。
作用:补充气血,缓解疼痛。适合治疗气血不足引起的痛经。
3、炖干荔枝和莲子
材料:取20颗荔枝干和60克莲子,将荔枝干去壳去核,莲子去除心脏,洗净后放入陶瓷罐中,加入500毫升水,放入蒸锅中用中火蒸熟后服用。
作用:荔枝干富含营养,民间一直认为它是一种补品,可以补血滋养脾脏;莲子的作用主要是补养脾脏、固涩,两者合理搭配使用,常用来治疗脾脏虚弱引起的月经过多。
4、芝麻肝
材料:250克的猪肝,消耗100克的豆油,100克的芝麻,50克的面粉,2个鸡蛋,适量的精盐、葱和姜。将猪肝切成薄片,用精盐、葱末和姜末调味,蘸上面粉、芝麻和鸡蛋的混合物,然后放入锅中加热豆油,煎至七成熟,再放入调味的猪肝,炸至熟透后即可出锅装盘,搭配其他菜肴食用。
作用:有助于滋养血液和阴液,对肝肾有补益的作用。但对于脾虚所引起的便溏或腹泻的人来说,不适宜选择这种食疗方案。
5、猪皮冻胶
材料:猪皮1000克、黄酒250毫升、白糖250克。将猪皮洗干净后切成小块,加入适量水,用小火慢炖至汁液变得粘稠,然后加入白糖和黄酒。每天服用两次,用热水冲泡后温热服用。
作用:滋补血液,增加阴液,滋养肾脏和肝脏。能够治疗妇女的血液不足导致的疲乏和月经失调等症状,对腰腿酸痛的患者效果更好。
6、珠玉粥
材料:将100克生山药、100克生薏苡仁、15克龙眼肉和100克粳米一起煮成粥。先煮熟薏苡仁和粳米,然后将去皮捣碎的生山药和龙眼肉一同放入煮熟的粥里。
作用:可以增强脾脏功能,增加气血,对心脏和脾脏都有滋补作用,适合在月经期食用,有助于恢复气血。
7、乌贼骨炖鸡
材料:乌贼30克,川芎30克,鸡肉100克,适量的精盐和味精。将鸡肉切块,川芎切片,乌贼骨细碎,装入陶罐中加入500毫升清水,适量的精盐,放入蒸锅中蒸熟,每天服用1次。通常经过3-5次即可见效。
作用:乌贼骨具有止血收敛的功效,当归和鸡肉均被视为补血的好物品,因此对于血虚型月经过多有很好的疗效。
8、把瘦肉和玉米须一起炖煮
材料:30克玉米须,120克瘦肉。调味料:适量精盐,少许味精。步骤:将瘦肉切成块,然后和玉米须一起放入陶罐中。加入500毫升水,盖上蒸笼,清蒸至肉熟。最后加入适量精盐和少许味精,趁热食用。
作用:玉米须有凉血止血的功效,人们常常使用它来治疗红崩。瘦肉能够补充血液,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治疗血热型月经过多,疗效明显。
9、将益母草和荠菜一起炒
材料:将3克的鲜益母草和30克的鲜荠菜洗净并切断。取适量的菜油倒入热锅中,放入鲜益母草和鲜荠菜进行炒熟,然后即可食用。每天服用两次,直至止血为止。
作用:益母草的功效包括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出血,调节月经。荠菜含有荠菜酸,可以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有效止血,对于月经过多的血淤型特别有效。
10、吴茱萸粥
材料:取少量的吴茱萸、生姜和葱白,再加入50克粳米。将吴茱萸研磨成细末,然后先用粳米煮成粥。待粳米煮熟后,加入吴茱萸末、生姜和葱白,继续煮成粥。
作用:有助于补益脾胃,暖和身体,调理中焦,缓解疼痛和恶心呕吐。适用于寒凉体质的痛经以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用量不要过量,最好从小剂量开始。不适合有热证、实证和阴虚火旺的病人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