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除了直接食用外,还有一些需要进行煎煮等复杂的操作,具体的使用方法需要根据病情来决定。制作中药材的粉末并用于制作膏药可以对很多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关键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制作出的药物达到最好的实际效果。下面讨论一下制作中药材粉末并制作膏药的具体方法。
膏药的做法:
1、侵泡
首先,对所有配好的香科进行全面检查,将胶类药品分拣出来单独放置。接下来,将其他药品全部放入容积非常干净的石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使香科充分软化消化并吸收充盈,稍后再加水使水位高于香科表面10厘米左右,浸泡24小时。
2、煎制
将浸泡后的香科煎制成易上火的形式。首先用大火煮沸,然后用小火煮约1小时,使之微沸。大约3小时后,药液逐渐浓缩,可以用沙布过滤药液,并加入冷水浸泡原始残渣,以便容易上火煎制。煎制方法与之前相同,这是第二次煎制。等到第三次煎制时,味道已不完整,将药液过滤后,将残渣倒掉(如果药液仍然浓缩,还可以再次烘炒1次)。将前三次煎煮得到的药液混合在一起,静置后再进行沉淀过滤,残渣越少越好。
3、萃取
将过滤净的药汁倒入锅中,开始萃取。可以先使用高火,加快水分挥发,并随时去除浮沫,使药汁逐渐变为浓稠。然后改用文火进行进一步萃取,此时要持续搅拌。因为药汁变浓时容易糊底和烧焦,所以在搅拌到药汁滴在纸上不散开的程度时,可以停止煮炼。这样就得到了经过萃取制成的清膏。
4、收膏
将胶类药与糖(最好使用老冰糖和纯蜂蜜)先蒸烊化后,倒入清膏中,然后将其放在文火上慢慢熬炼。持续搅拌直至能够拉成旗或滴入冷水中凝固成珠并经久不散,就达到了要求。
5、储放
将已放好的膏体冷藏后,倒入干净的瓷器皿中,不要马上盖上,用一块干净的布遮住器皿口,放置一整晚,待完全冷却后再盖上,放置在阴凉的地方。
使用膏药的步骤:
1、储存方式
贴膏药的时间较长,要求放入冰箱存放,以免变质发霉;使用专用的勺子:使用前不要用自来水清洗,以免膏药粘在勺子上发霉。
2、服食方式
冬至之前一周到春分之前是使用膏药的最佳时期。将少量膏药用沸水溶解,空腹早上服用,过了一周后改为每天两次,早晚空腹服用,离睡前1小时。根据病情的需要,也可以用湿热米酒服用。成年人每次服用一汤匙,约30克,青少年要递减;少年儿童和宝宝不宜服用。
3、服食忌讳
感冒、发烧、服用期间停止服药,急性病或慢性疾病活跃期可以延迟服药。近期生病的人,应首先驱邪出门,然后使用贴膏缓解症状,同时治疗根本原因,否则就像将敌人留在家中一样,对疾病的治疗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