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99健康网
中医养生保健食疗,补肾效果超级赞!
更新时间:2024-02-03 17:47:52  浏览:

现今越来越多的人遭受肾虚之苦,要如何补肾呢? 哪些食物可以起到良好的补肾效果呢? 下面小编推荐六种中医常用的补肾秘方,赶快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养生保健食疗 补肾效果超级赞

1、强身健骨的补肾方案

适用范围:适用于由于肾阳虚损导致的腰膝酸软、下肢无力、头晕目眩、手足不温等症状。

材料准备:猪腔骨或羊腔骨500克,用文火慢炖至熟透。将虫草20克去除灰渣,用清水洗净,再加入50克桂圆。继续用文火共同炖煮,根据喜好适量加入调味料即可。

2、促进脑力和补充肾脏的方法

适应范围:适用于肾精不足所引起的脑髓不足、失眠、健忘、头晕和耳鸣等症状。

制作方法:将300克核桃仁、200克枸杞子、200克女贞子、200克炒莲子和50克炒大枣放入瓶子或罐子中,然后加入适量的低度白酒。酒的量应该超过中药材的高度大约3厘米。每天搅拌一次,半个月后可以加入适量的蜂蜜。每天适量饮用。

3、强调补充肾脏和增强腰部的方案

适用范围:适用于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遗精早泄、头晕健忘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肾虚肾寒或先天禀赋不足引起的。

烹饪方法:将500克羊肉煮烂,加入500克山药切块和100克枸杞子,用文火炖煮半小时,根据个人口味添加调料即可。

4、提高肾功能,增强身体健康的方法

适用范围:对于因脾肾功能虚弱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食欲不振或者因药物治疗引起的面色暗淡、乏力倦怠等症状有效。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腰痛都是由肾虚引起的!

做法:将一对猪或羊肾剖开去除筋膜,冷水浸泡半天。取100克黑木耳,用凉水浸泡至开松。将200克花菜切小块,清洗干净后用开水焯烫。将切好的猪或羊肾丁与黑木耳一起爆炒,适量加入姜、蒜末和盐,炒至八分熟时加入花菜,继续翻炒至熟透即可。

5、强肝补肾方

适用范围: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眼花、关节屈伸困难、烦热、盗汗等症状。

制作方法:将30克的枸杞子、10克的冬虫夏草和50克的百合洗净后加入水中炖煮。用文火慢慢煮大约20分钟左右,然后再加入50克的猪肝或羊肝和适量的调料,继续煮约30分钟即可。可以分次享用肝和喝汤。

6、增强肾脏功能,提高阳气

适用范围:适用于肾气虚损、肾阳不足所致的阳萎早泄、遗精尿频、腰痛、下肢无力等症状。

制作方法:准备250克枸杞子、一对去头足的蛤蚧、200克肉苁蓉和50克大枣。将它们放进广口瓶中,倒入适量的低度白酒,酒的高度应该比中药多出约3厘米。每天搅拌一次,封存半个月后即可饮用。

养护肾脏、补充肾力技巧三则:

1、要养护肾脏,补充肾能量,并且区分阴阳特性

许多男性在生活中经常会通过食用动物的肾脏来强壮肾脏和阳气。然而,在进行补肾之前,我们应该首先明确阴阳的区别。

中医强调阴阳平衡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容易导致失衡的状态。在体质上,这种不平衡表现为阴脏体质和阳脏体质。阴指的是人体的精、血、津液,而阳则是指人体的元气。肾虚这个概念也反映了肾阴虚和阳虚两种形式。因此,我们在调养和补养肾脏的时候,应该针对这两种症状,而不是仅仅一味地追求”壮阳”。

2、肾阴不足,表现为口感酸甜的阴气转化

“肾阴”就是指“元阴”。肾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主要作用是滋养脏腑。如果肾阴液不足,人体内的热量就会相对较高,容易出现心烦热,口干舌燥,睡眠不好等症状。因此,对于肾阴虚的人来说,如果想通过食补来调养,应多食用酸甘的食物,因为酸甘有化阴的作用,例如山药。山药性质平和,既不干燥也不腻,能够滋养肾脏,补充精气,是滋阴的好食品,但具体的用量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此外,还有很多具有滋阴属性的药食同源的食物,比如百合、枸杞、猪皮、地黄、天冬、麦冬,以及一些黑色的食物等,也可适量用它们来泡茶饮用,且口感都不错。

3、避寒就温可以缓解肾阳虚

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具有温养脏腑的作用。如果肾阳不足,容易出现肢体寒冷、怕冷、面色苍白、阳痿、早泄、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因此,我们可以发现,阳痿、早泄等性功能健康问题与肾阳虚有一定的关系。所谓的补肾产品所宣称的壮阳,实际上是针对传统中医理论中的肾阳虚。而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补肾壮阳的含义是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强调的是整体的免疫力,男性和女性都可以进行补肾壮阳,并不仅限于补充男性的性能力。

对于肾阳虚的人来说,在饮食方面应该多吃一些温补食物,比如羊肉、狗肉等。例如,可以尝试做羊背骨汤,制作也很简单,只需购买羊背骨,并加入适量的调料进行熬煮即可,这有助于补充生精添髓。

上述介绍的中医养生保健补肾方法,效果都非常好。大家可以尝试这些方法,并增加补肾食物的摄入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