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指在月经前或经期前后,出现下腹疼痛甚至痛到腰骶部位,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的情况。这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年轻女性中更为常见。其特点是经期期间出现小腹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一般没有腹肌紧张或反跳痛的症状;当经血顺利排出时,疼痛通常会缓解。
中医学指出,这种疾病通常是由肝肾功能虚弱、气血不足、寒冷邪气滞留、气滞血瘀引起的,治疗应该是补充气血、滋养肝肾、活血化瘀、调理气血循环。除了中药治疗外,还可以结合以下食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1、韭汁红糖饮
300克韭菜和100克红糖。先把新鲜的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碎后捣烂取出汁备用。然后把红糖放入铝锅中,加少许清水煮沸,等糖完全融化后,将其倒入韭菜汁中即可饮用。这个饮品具有温经、补气的功效。适用于那些气血不足导致的痛经症状,同时还可以使皮肤红润光滑。
2、葵花红糖汤
每天服用一剂取向日葵花盘60克和红糖30克的煎剂,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即可。建议从行经前10天开始服用,经期来临时停止。该煎剂适用于缓解一般痛经症状。
3、姜枣红糖汤
准备30克红糖,10枚大枣,30克干姜。加适量水,煎煮至沸腾,然后再煮10分钟。每天服用两次,连续5到7天。此方可温暖宫廷,缓解寒凝痛经的症状。
4、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30克当归,30克生姜,250克精选羊肉。将羊肉洗净切成块状,加入当归、生姜和适量的水。炖煮直至羊肉熟烂,去除药渣后,食用其肉块和汤汁,早晚各食用1碗。此方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经脉寒凝所引起的痛经症状。
5、桂枝大枣汤
取10颗大枣,10克桂枝,20克山楂,30克红糖。首先将桂枝、大枣和山楂煎煮,提取汁液,然后加入红糖煮沸。饮用时要趁热,每天服用两次。此方能够温经散寒,活血止痛。适用于因气滞血瘀引起的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疼痛减轻得到热敷,经期血量较少等症状。
6、姜花椒红枣煲汤
生姜取20克,花椒取9克,红枣取10枚。将其放入水中煎煮去除渣滓,然后加入适量的红糖调匀后温热服用。在月经来潮前每天服用一次,连续服用三天。此方可温经散寒,并缓解因寒冷气滞、经血流通不畅、经期呈暗色和块状、以及寒冷肢体引起的痛经症状。
7、山楂桂枝红糖汤
将山楂肉15克、桂枝5克和红糖30-50克装入瓦煲中,加入2碗清水。用文火煮至剩下1碗水后,加入红糖,搅匀并煮沸即可。此汤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和面色无华的人士。
8、红糖山楂葵子汤
以每种50克的山楂和葵花子仁以及100克的红糖作为原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一同煎或炖,去除渣滓后取出汤液。这道汤具有补益中焦,增进气血,健养脾胃以及改善肤色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痛经症状。最好在月经前3-5天饮用,以获得更好的止痛和美容效果。
9、乌梅红糖饮
将15克乌梅和30克红糖放入锅中煮,加入1碗半的水,煮到剩下大约半碗,去掉渣渣后保持温热服用。这个方子可以补血止血,并且能够使肌肤美丽,容光焕发。适用于少女月经过多或者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情况。
10、红枣黑木耳饮品
准备30克黑木耳和20颗红枣。洗净黑木耳和红枣。去掉红枣的核,然后把两样食材加水煮沸,去除杂质后饮用。这个食谱有补充体内能量、滋养血液、止血和美容功效。适用于月经过多、贫血以及身体虚弱的人群。
11、姜枣花椒汤
将生姜切片,大枣去核,与花椒一起放入瓦煲中。加入1碗半的水,用文火煎至剩下大约半碗,然后去除残渣,留下汤液。每天饮用一次。此方具有温中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并且可以使皮肤变得光洁。
12、香附汤
每次将100克的益母草和香附与250克的鸡肉一起剁碎。然后将葱白切碎,与鸡肉、益母草、香附一起加水煎煮。喝汤时食用鸡肉。此汤适用于缓解痛经,并且对皮肤有美白作用。
13、黑豆蛋酒汤
准备60克的黑豆、2个鸡蛋和120毫升的米酒。首先将黑豆和鸡蛋加水用小火煮,等到鸡蛋煮熟后剥壳,再继续煮几分钟。然后加入米酒服用,每天2次,连续使用20天为一个疗程。适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痛经症状。
14、益母草元胡枣蛋
将益母草30克、元胡索15克、鸡蛋3个、大枣10个放入适量清水中煮,直到鸡蛋煮熟,去壳后再煮一会儿,去掉杂质留下汁液,喝汤食用鸡蛋,每次1个,每天3次。此方可促进血液循环,化解淤血止疼。适用于月经量少、经血淤滞引起疼痛、舌头呈暗紫色并有淤血点或淤斑的痛经症状。
15、姜艾鸡蛋
制作方法:将9克的艾叶切碎,15克的生姜捣碎,然后与2个鸡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300毫升水共同煮开,蛋去壳后再放回原汁中继续煮沸5分钟。功效: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使用方法:趁热喝汤同时食用蛋,每天1次,连续服用5天为一个疗程。在经前3天服用效果更佳。
16、姜、艾、薏苡仁的粥
将干姜和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将前两种药材煎煮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然后将药汁和粥一起煮熟。此方具有温经散寒,化瘀除湿,同时也有润肤的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的痛经症状。
17、血藤炖河蟹
取30克的鸡血藤和2只约250克的河蟹,再加入50毫升的米酒。先将鸡血藤和河蟹清洗干净,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瓦罐中,用文火炖熟,之后再加入米酒继续炖煮10分钟。趁热喝汤并吃蟹。每天服用一剂,连续使用5到7天,治疗3个月经周期。此方可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适用于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按压痛甚至胸胁乳房胀痛引起的痛经。
18、将鸡肉与黄芪和阿胶一起炖煮
将250克的鸡肉切成块,使用30克的黄芪和5片生姜,再加入15克的阿胶。将前三种材料加入适量的水,文火慢炖至烂熟,然后加入溶化的阿胶,用食盐调味。吃肉的同时饮用汤。这道菜可增强气血,补养,止痛,适合于气血不足引起的痛经。
19、黄芪炖乌鸡
制作方法:将100克黄芪切成小段,然后放入约1000克的乌骨鸡腹腔中。将鸡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等待鸡煮烂熟透后,加入适量的盐进行调味。功效:具有益气养血和调节经期的功效。使用方法:以上为5天的份量,适用于经期前的前三天食用。
20、椒附炖猪肚
制作方法:将2克的附子和2克的川椒研磨成末。洗净150克的猪肚,与30克的粳米和适量的葱一起装入锅中,用绳子扎紧口,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煮至猪肚烂熟。功效:能够温经,散寒,止痛。用法:与餐点一起食用。
21、当归茶
制作方法:取6克当归和2克川芎,用沸水冲泡成代茶。作用:能够补血活血,适用于经期腹痛和体质虚弱的人。
22、月季花茶
在夏秋季节,我们可以采摘月季花的鲜花,最好选择紫红色的半开放花蕾,花瓣不易散落且散发清香。可以将月季花泡水来代替茶水,每天饮用。月季花具有行气、活血、润肤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23、牛奶加蜂蜜
每天晚上睡前饮用一杯加入一勺蜂蜜的温牛奶,可以有效缓解乃至消除经期疼痛,效果非常显著。
24、香蕉
维生素B6富含于香蕉中,它具有稳定情绪和缓解腹部疼痛的作用,因此在痛经时可以适量多吃一些香蕉来获得缓解。
25、山楂酒
加入500毫升低度白酒和300克洗净、去核、切碎的山楂干入一个带塞的大瓶中,然后将瓶口塞紧,让其浸泡7-10天后可饮用。每次饮用15毫升,浸泡期间每日摇荡1-2次。该饮品有健脾、通经的功效,适用于妇女痛经症,并可促进身材和皮肤的健美。
26、红花酒
200克红花,1000毫升低度酒,适量红糖。将红花洗净,并使其表面干燥。与适量红糖一同放入洁净的纱布袋中,将袋口封好,并放入酒坛中,盖好并密封。浸泡七天后即可饮用。服用方法为每天1到2次,每次饮服20到30毫升。此酒具有养血养肤,活血通经的功效,适用于妇女血虚、血瘀和痛经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