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99健康网
小儿厌食症中医治疗,根据症状表现针对治疗!
更新时间:2024-01-18 13:05:44  浏览:

儿童厌食症是指孩子对食物没有兴趣或不愿意吃饭。随着食欲的减少,孩子的进食量也会减少,逐渐导致体重下降,毛发增多,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体温降低,心率缓慢,血压偏低等症状。青春期的女孩由于追求美丽而过度节食也可能导致厌食症,并且可能引发闭经或月经延迟等问题。

这种疾病被归类为中医的“厌食”范畴,主要是由于乳食积滞,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功能失调。治疗应主要通过健脾益胃、消食导滞的方法。中医临床根据不同的证型,可以选用以下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脾脏功能不畅的表现主要是面色黄瘦,毛发稀疏,精神疲乏,常常感到困倦并喜欢躺着休息。腹部感到胀满,在进食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手脚心感到炎热,心烦意乱易怒,口干,夜晚睡眠不稳,大便时常水样稀薄或者干结,小便呈黄浊的样子,舌头上覆盖着浑浊油腻的苔,脉搏滑利细弱。治疗时应以促进消化运化、开胃为主,方剂采用正气散进行调配,具体的用药包括苍术、藿香、陈皮、鸡内金、焦山楂、建曲、半夏、佩兰、山药、枳实、厚朴,每种药材各取10克,再加入砂仁5克,煎煮后服用,每天1剂。中成药方面,可以选择肥儿丸或小儿消积丸,每次服用6克,每天口服3次;也可以选择复方鸡内金片或江中健胃消食片,或者麦芽片,每次服用3片,每天口服3次。

脾虚型蛔虫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面色黄瘦,毛发稀疏,精神不振,常感疲倦,喜欢躺着休息,诸如此类。腹部胀满,有时还可能出现腹痛,腹痛部位在肚脐周围。通过常规检查大便,可以发现蛔虫的卵。舌头颜色较淡,舌苔较薄,脉搏细弱。治疗需要以促进脾脏健康、帮助消化、杀虫为主要目标。可参考使用"使君星榔汤"增加药材进行调制。其中的药材包括使君子10克、雷丸、太子参、黄芪、芜荑、乌梅、天南星、槟榔各5克。每天服用1剂,以水煎服用。另外,也可以选择中成药"驱虫消食片"进行治疗。对于4岁以下的儿童,每次服用1-2片;对于5-8岁的儿童,每次服用2-3片;对于9岁以上的儿童,每次服用4-5片。均每日服用2次。另外,也可以选择乌梅丸或使君子丸,每次服用3克,每天服用2次。

脾虚气弱型的主要症状包括面色黄暗无华,身体瘦弱,发结像谷穗,精神沮丧,目光无神,食欲不振,睡眠不安,腹胀脘满,可能伴有低热,大便难以消化,尿液呈米泔色,舌头呈淡红色,唇色苍白且舌苔厚腻,脉搏细弱而滑稽,指纹呈淡紫色。治疗应以增进气血、健脾消化为主,方剂采用异功散经加工而成。药材包括黄芪、党参、茯苓、白术、陈皮、苍术、扁豆、香附、益智仁、焦建曲各10克,甘草3克。每天服用一剂,用水煎煮后饮用。中成药可以选择参苓白术散、黄芪精颗粒或肥儿冲剂,每次服用10克,每天冲服三次;也可以选择补中益气口服液、参芪五味子糖浆、儿康宁糖浆或小儿喜食糖浆,每次口服10毫升,每天口服三次;还可以选择健脾八珍糕,每次口服10克,每天口服三次。

气血两虚型的主要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唇干口渴,头部偏大颈部细长,身体瘦弱如柴,腹部凹陷如舟,发育迟缓,精神疲倦,睡觉时眼睛无力闭合,哭声无力,食欲不振,大便不规律,脉搏细弱无力,指纹颜色较浅。治疗时应注重通过增加气血来达到效果。方案是使用八珍汤并添加特定成分,其中包括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党参、茯苓、白术、鸡内金、焦山楂、炒麦芽、炒谷芽各10克,炙甘草5克。每天服用一剂,用水煎煮后饮用。也可以选择使用口服液,八珍口服液、复方阿胶口服液或阿胶当归合剂均可,每次服用10毫升,每天3次饮用。

胃阴不足型的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食量减少但口渴增加,口干舌燥,大便偏干,小便颜色偏黄,面色黄瘦,皮肤缺乏水分,舌头红而少有津液,舌苔较少或出现花剥状,脉搏细而快。治疗时,应注重滋养脾胃。方剂可以使用养胃增液汤,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药材包括沙参、石斛、玉竹、乌梅、白芍、香橼、谷芽、麦芽、天花粉、芦根、山药、扁豆,每种药材分别取10克,加入甘草3克,每日服用1剂,用水煎煮后服用。中成药的选择可以考虑使用稚儿灵冲剂或健儿素冲剂,每次口服10克,每日口服3次。也可以考虑小儿健脾糖浆,每次口服10毫升,每日口服3次。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