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99健康网
中药煮糊有哪些原因 中药煮糊的常见原因
更新时间:2025-03-21 14:18:05  浏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服用中药。中药相对温和,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副作用。然而,熬煮中药时,有些人可能会出现煮糊的情况,这样就会产生难闻的气味,不知道是否会影响药效。那么,中药煮糊的原因有哪些呢?

1、水量较多

过量的水会延长煮沸时间,这样会导致药物失效,不宜长时间煮沸。此外,过多的液体会使患者难以服用,药物的有效成分会减少,煮沸也变得不容易,尤其是对于中药。在煎煮中药之前,最好先用冷水浸泡20到30分钟,浸泡深度应为1到3厘米。对于大剂量或易于吸收的药物,适当增加用水量是可以的。

2、煎煮时间

普通的汤可以用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大约半小时。但是,如果是芳香类药材,最好不要煮太久,一般情况下煮15到20分钟就可以了。

3、注意火候

许多人都知道中药需要煎煮,但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火候,最佳时间为40到60分钟,这样效果会更好。在这段时间内,应适当搅拌2到3次,以防止液体沸腾,不能放任其在一旁煮,否则可能会出现烧糊的情况,进而影响药效。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