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养胃的中药,相信很多人不是很清楚有哪些可以选择。中药在使用时需谨慎,必须根据症状进行服用。那么,究竟哪些中药对养胃有帮助呢?下面我为大家推荐十种有助于养胃的中药。
哪些中药可以用来养胃?
常见的养胃中药包括茯苓、白术、黄芪、人参、淮山、薏米、灵芝、黄精、刺五加、沙参、大枣和甘草等!
1、白术
白术性质温和,味道苦甘,主要作用于脾胃经络,具有补益脾胃、祛湿理中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食欲不振、乏力、腹胀、腹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病、小便不畅、头晕、自汗等症状,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市场上存在用菊三七根冒充白术的情况,因此在使用时需谨慎鉴别。
2、山药
食用山药有助于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身体疲倦和腹泻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挑选山药时也需注意,最好选择外形完整、表面平滑、粗细一致、无异斑和腐烂的山药。
3、黄精
黄精有助于健脾和增强气力,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对于感到疲惫无力、食欲不振的人,可以将黄精与党参和白术等药材一起调制成药膳。如果伴有口干、食少、饮食乏味、舌红无苔等胃阴虚的症状,可以将黄精与石斛、麦冬、山药等一同调配成药膳。
4、莲子
莲子的药性温和,味道略带甜味。中医认为,它有助于补益脾胃之气,并能有效止泻。同时,莲子还具有养心和安神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食用莲子前应去掉莲心。
5、大枣
许多中医书籍中记载了红枣的保健功效:能够补充身体虚弱、增强气力、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红枣尤其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心悸乏力、气血不足、疲惫无力以及失眠等症状的患者作为营养保健品。另外,红枣炒黑后泡茶饮用,可以缓解胃寒和胃痛。
6、甘草
在中医中,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滋润咳嗽、缓解急毒和调和各种药物的功效。根据临床应用的不同,甘草分为“生用”和“蜜炙”两种形式。生用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脓疮、胃肠溃疡,以及解毒和食物中毒等问题;而蜜炙则用于脾胃功能减弱、大便稀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和心悸等症状。
7、沙参
沙参味道甘甜,带有一点苦味,性微寒。它能够归入肺和胃的经络。沙参具有养阴润肺和促进胃液分泌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引起的肺燥或因热伤肺阴导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状。同时,它也适用于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导致阴虚津亏所引起的口干咽燥、舌头红润且舌苔少、大便干结等情况。
8、黄芪
黄芪,别名绵芪,是来自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部。它具有补气健脾、升阳提气、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滋养生津、排毒解脓、收敛伤口促进愈合等功效。适用于肝损伤、肝炎以及胃溃疡、胃炎等患者。
9、茯苓
茯苓味道甘甜、清淡,性平和,具有健脾和胃的效果,能够祛湿利水,同时还有抗衰老的功效。除了常见的茯苓饼外,还可以将茯苓磨成粉加入粥中食用,或和蜂蜜混合后涂抹在糕点上蒸熟食用。
10、芡实
芡实又称鸡头米,性平,味甘微涩,是补益脾胃的优秀食品之一,同时还具有固津的功效。它与莲子的作用相似,但收敛效果更为显著。如果脾胃虚弱伴随腹泻,芡实也能起到止泻的作用。由于芡实较为坚硬,建议长时间炖煮,或将其打成粉末后加入粥中食用。
养生之道网指出,养胃的中药对糯米不太适合。糯米、肉类和豆类等食物消化困难,正在服用健脾养胃中药的人应尽量减少摄入,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病人的恢复。对于胃肠功能减弱的老年人来说,多吃这类食物常常会导致肠胃负担过重。
以上介绍了养胃的食材,接下来小编将为您推荐一些针对不同胃部问题的食疗方,帮助进行调理,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