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生病后会煎煮中药,但煎好之后常常放在一旁,想等到温度合适时再喝,结果往往会忘记,等想起来时药已经凉了。这样喝凉了的中药效果还好吗?
中药的种类和所治疾病各不相同,因此服用中药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放凉后是否有效。有些中药需要趁热饮用,放凉后可能会降低药效;而另一些中药则需要在放凉后服用,以便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趁热饮用同样可能影响疗效。因此,具体的服用方法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以免影响药效或引发肠胃不适。
中药的服用方式:
1、温服
有些药物对肠胃的刺激性较强,如果药物的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肠胃不适,如胃胀和胃痛等症状。针对这类药方,建议在煎好后等到药物温度适中时再服用。虽然放凉后药效影响不大,但对肠胃的影响则相对显著。
2、热服
有些辛温解表、驱寒通脉的药物必须趁热服用才能有效去寒活血。如果等药物冷却后再服用,会影响其疗效。
3、冷服
在使用中药治疗呕吐、中毒以及凉血止血时,通常需要冷服。即先将药液煎好,然后冷却后再进行服用,这样效果会更好。如果趁热服用,效果反而可能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