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煎中药的人都知道,煎中药时最适合的器具是砂锅。如果没有砂锅,陶瓷锅和不锈钢锅也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使用铁锅。很多人虽然知道在煎中药时不能用铁锅,却不明白其中的原因。那么,为什么煎中药不能用铁锅呢?
熬制中药时通常选择砂锅或陶瓷瓦罐,因为这些容器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不会在熬煮过程中影响药物的合成和分解,进而影响药效。然而,如果使用铁锅熬中药,由于高温会使铁锅中的金属离子释放出来,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这可能导致药效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药物中毒,因此在熬中药时绝对禁止使用铁锅。
如何熬中药?
1、泡中药
为了增强中药的药效渗透到药汁中,通常在煮制中药之前,需要将其浸泡在适量的水中,建议浸泡时间为20到30分钟。对于一些轻质中药,浸泡时间可以更短,而对于重质中药,则需要更长的浸泡时间。
2、熬煮中药
一般来说,选择未被污染的自来水或凉白开水进行中药煎煮是可以的,但不应使用隔夜水或重复煮过的水,以免影响药效。在煎煮中药时,应确保加入的水量超过药材表面3到5厘米,这样可以防止水分蒸发过多,从而缩短煎煮时间并影响疗效。煎煮的步骤是先用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为小火慢煮,这样能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有助于药物成分的提取。煎煮的时间从水煮沸开始计算;如果是解表类药物,第一次煮大约需要15分钟,第二次则为10分钟;而滋补类药物,第一次需要煮30至40分钟,第二次则为20至30分钟。一般情况下,中药需要煎煮2到3次,才能提取出约90%的有效成分,因此煎煮次数不宜过少,以免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