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疾病通过中药治疗后常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了解到,中药通常需要煎煮后再服用,一般分为2到3次,根据药物特性的不同,可以在饭前、饭后、空腹或睡前服用。有些患者在服用中药后会出现尿频的情况,那喝了中药尿多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一、喝了中药尿多是好还是不好?
中药汤剂含有大量水分,因此在服用后出现尿频是正常的。然而,如果汤剂的用量不多,但患者仍然表现出尿频的症状,就应考虑是否是由于血糖升高或泌尿系统炎症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以排除异常情况。
二、饮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1、温补中药应避免与白萝卜同用
人参属于补气类药物,而萝卜具有破气的作用,因此,若二者同时服用,会削弱人参的效果。此外,其他温补类药物,如党参、西洋参、何首乌、黄芪和熟地等,也不宜与萝卜一起服用。同时,绿豆具备清热解毒的功效,会抵消上述药物的补益作用,因此也不应与温补类中药同服。
2、养胃的中药“忌”糯米
糯米难以消化,如果正在服用健脾养胃的中药,最好不要与糯米同时食用,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治疗效果。此外,老年人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平时也应尽量少吃糯米。
3、清热药应避免使用辣椒
在服用黄芩、黄莲、大黄等苦寒药物,以及金银花、牡丹皮、桑叶、桔梗、连翘等寒凉药物时,应该避免同时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以免影响药物清热凉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