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的症状主要源于遗传因素,在食用蚕豆后会引发溶血性贫血。若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会对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对于蚕豆病,可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蚕豆病时,中医有哪些禁忌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
蚕豆病若在饮食和服药上稍有疏忽,可能会引发急性溶血,因此在生活中务必十分重视。一般来说,蚕豆病患者不应服用金银花、牛黄、腊梅花、熊胆等可能引起溶血反应的中药,同时最好避免使用氧化性药物,以及杀虫剂喷雾,因为这些也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溶血反应,所以必须注意避免接触和使用。此外,要注意避免食用蚕豆及其加工食品,并避免在蚕豆收获时进入蚕豆田。
以下药物和食物容易导致溶血,应避免使用:
抗疟药物:包括伯氨喹啉、扑疟喹啉和戊奎。
磺胺类药物:磺胺甲基。
牛黄解毒丸:包含基异恶唑、磺胺吡啶、对氨苯磺酰胺和磺醋酰胺。
退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
砜类:硫代砜。
其他药品包括:呋喃坦叮、呋喃唑酮、呋喃西林、萘啶酸、硝咪唑、消心痛、萘(樟脑)、美蓝、苯肼、三硝基甲苯、川连、珍珠粉、蚕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药:薄荷、樟脑、萘酚、川莲、牛黄粉、腊梅花、熊胆、开口茶、七厘散、婴儿素以及牛黄解毒丸等。
当患上蚕豆病的症状后,病人务必遵循上述建议进行注意。若在治疗期间不注意这些禁忌,不仅治疗效果可能不佳,还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如果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平时饮食也需要特别注意。